繼續把好IPO入口關,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
本報記者 吳曉璐
1月12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上市司副司長郭瑞明、機構司副司長林曉征等出席,介紹新股發行節奏,上市公司分紅、回購,以及投資端改革、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情況。
林曉征表示,證監會將研究制定“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對逆周期布局的正面激勵,引導機構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繼續把好IPO入口關
對于新股發行節奏,嚴伯進表示,2023年8月底以來,證監會加強逆周期調節,階段性收緊IPO,合理把握新股發行節奏。下一步,證監會和交易所將繼續把好IPO入口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逆周期調節工作,更好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在談及注冊制下新股發行定價相關情況時,嚴伯進表示,試點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堅持辯證系統思維,在推進新股市場化發行的同時,全面加強發行承銷各環節監管,通過制度安排、過程監管、監督檢查等手段,督促市場各方歸位盡責,抑制階段性出現的抱團壓價和大比例超募兩種不合理傾向。
全面實行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借鑒試點注冊制成功經驗,繼續嚴格監管發行承銷行為,引導網下投資者合理報價、督促發行人和承銷機構審慎定價。同時結合不同板塊特點,在完善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基礎上,兼顧中小投資者利益,在詢價對象范圍、網上網下分配比例等方面做出差異化安排。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運行總體平穩。
針對極端超募現象,嚴伯進表示,證監會和交易所堅持從嚴監管,監測約束異常報價行為,督促發行人和承銷機構充分提示風險、審慎定價,嚴肅查處詢價定價環節違規行為。從效果看,2023年9月份到12月份,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比值明顯下降,未出現大比例超募。
推動分紅意識不斷增強
分紅方面,據郭瑞明介紹,近年來,上市公司分紅水平穩中有升。近五年,滬深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逐年增長,累計分紅8.4萬億元,分紅金額超過當期融資額。2023年,共有3361家滬深上市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全年現金分紅總額2.1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平均股息率達3.04%,與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相比處于中上游水平。
郭瑞明表示,證監會將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礎上,更好發揮監管的引導約束作用,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優化分紅方式,培育分紅習慣,提高現金分紅水平,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回購增持方面,近三年,滬深兩市年均537家公司披露回購方案、擬回購金額1462億元;年均628家實施回購、回購金額1016億元。年均367家公司披露股東增持計劃、擬增持金額259億元。
2023年11月份至今兩個多月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更加積極主動,持續向市場傳遞正面信號。
其間,滬深兩市共309家公司新增披露回購增持計劃,金額上限428億元,披露家數和金額上限同比增長189%和85%。
從公告的實施情況看,514家公司在此期間實際回購增持金額超過277億元,實施家數及金額同比增長46%和71%。
郭瑞明表示,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運用回購工具,積極回報投資者,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同時也將加大回購的事中事后監管,對利用回購實施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依法嚴厲查處。
加快推進投資端改革
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方面,林曉征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積極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萬億元,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從17%提升至23%,已成為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林曉征表示,目前,證監會正全面對標中央金融工作會精神,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作為未來一段時期統籌解決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的行動綱要。總的思路是,以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為重點,以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為基礎,以建設一流投資機構為抓手,全面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著力提高投資者長期回報,促進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居民財富的良性循環。
2023年,證監會在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方面開展了系列工作。公募基金方面,引導行業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一是系統推進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降低投資者成本。二是支持權益類基金逆周期布局。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著力提升長期資金權益投資的積極性與穩定性。一是配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降低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科創板股票等標的資本占用風險因子。二是配合財政部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實施3年長周期考核。三是積極支持保險資金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試點。
逆市布局已成共識
談及個人養老金,林曉征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個人養老金賬戶有57.6億元資金投資養老目標基金。2023年養老目標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不佳,主要受基礎市場短期波動影響,但與其他權益類基金相比,養老目標基金整體業績表現相對穩定。目前相關制度試運行僅一年,應客觀理性看待短期市場波動和收益表現,堅持通過長期投資更好實現保值增值,發揮好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制度優勢和功能定位。
下一步,證監會將協同相關部委做好試點評估,同時督促基金管理人扎實提升個人養老金管理與服務水平:一是全面強化機構投研核心能力建設。二是穩步推出更多契合個人養老金需求的投資產品。三是持續優化投資者服務。
談及逆市布局,林曉征表示,2023年以來,逆市布局已成為市場共識。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支持行業機構逆市布局,并將研究制定“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重點是引導行業機構將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發揮好“受人之托、代人理財”作用,強化對逆周期布局的正面激勵,引導機構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