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1月3日,證監會就修訂《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以下簡稱《計算標準》)公開征求意見。這是自2020年1月份修訂后,時隔三年多的再次修訂。
此次修訂,突出服務實體經濟主責主業,對證券公司開展做市、資產管理、參與公募REITs等業務的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予以優化;拓展優質證券公司資本空間,下調連續三年A類AA級以上風險資本準備調整系數和表內外資產總額折算系數;適當提高場外衍生品等計量標準。
市場人士認為,本次修訂將進一步發揮風控指標的“指揮棒”作用,增強券商全面風險管理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引導券商充分發揮作用
據證監會介紹,本次調整將對證券公司開展做市、資產管理、參與公募REITs等業務的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予以優化,進一步引導證券公司在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發力,充分發揮長期價值投資、服務實體經濟融資、服務居民財富管理、活躍資本市場等作用。
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分別來看,中國銀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師、團隊負責人楊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投資端的調整主要體現在風險資本準備計算表和凈穩定資金率計算表中。風險資本準備計算表中,下調單一及集合資管投資標準化資產的計算系數,分別由0.3%、0.5%均下調為0.1%,減輕了券商投資上述資產的資本負擔。在凈穩定資金率計算表中,調低中證500成份股所需穩定資金系數,從50%降至30%,說明監管層認為中證500成份股的風險較低,減少了對應所需穩定資金。
針對融資端調整主要體現兩方面,首先,在凈穩定資金率計算表中,優化短期資產穩定資金系數,到期6個月以內為50%,6個月至1年為75%,此前均為100%,細化的資金率要求體現了對不同期限資產的風險重新評估,鼓勵券商進行更為合理的期限匹配和資本管理。其次,放寬公募REITs等業務的風險資本準備。因公募REITs產品發行需要,擔任相關資產支持證券管理人的,相關產品存續規模無需計算特定風險資本準備。
針對交易端調整主要體現在流動性覆蓋率計算表和風險控制指標監管報表中:首先,大宗商品衍生品(不含期權)的風險權重由12%調整為8%,從政策層面鼓勵券商更加積極參與這類衍生品的交易,有助于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其次,放寬做市業務的風險資本準備,券商開展做市業務,在做市賬戶中持有的金融資產及衍生品的市場風險資本準備按各項計算標準的90%計算。
激勵券商做優做強
此次修訂,通過放寬高評級優質券商風險資本準備調整系數和表內外資產總額折算系數,拓展優質證券公司資本空間。
風險資本準備調整系數方面,連續三年A類AA級以上(含)由0.5下調為0.4,連續三年A類由0.7小調為0.6,A類、B類、C類、D類保持不變,分別為0.8、0.9、1、2。此外,連續三年A類AA級以上(含)的“白名單”券商,經中國證監會認可后,可以試點采取內部模型法等風險計量高級方法計算風險資本準備。表內外資產總額折算系數方面,連續三年A類AA級以上(含)為0.7,連續三年A類為0.9,其余為1。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顯示,AA級別券商14家。另外,據證監會6月份最新披露,31家券商入列“白名單”。
“從修訂來看,越規范,評級越高的券商,受益程度越大,將從制度上鼓勵券商長期穩健經營、規范經營、合規經營。”國泰君安證券首席投資顧問何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關指標的優化,有助于頭部券商提升杠桿水平、提振ROE(凈資產收益率)。尤其是分類評級結果居前的優質券商有望破除當前的凈穩定資金率、資本杠桿率等風控指標瓶頸,進一步提升杠桿水平、提振ROE,加快機構與資管業務發展,更好做優做強。
楊超表示,對于連續三年分類評價居前的證券公司而言,這意味著降低了其持有某些資產的成本,提高資本利用率,有助于拓展業務并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對證券行業而言,激勵優質券商,有助于行業內部的競爭優化,促進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提升,更好為實體經濟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兼顧發展與風控
此次修訂兼顧發展與風險控制,對證券公司所有業務活動納入風險控制指標約束范圍,對創新業務和風險較高的業務從嚴設置風險計算標準。如:新增區域性股權市場提供服務的風險資本準備;上調股指期貨、權益互換及賣出期權的風險資本準備計算系數;新增券商持有本公司或子公司管理的單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規模預期總規模的比例前五名的監管指標等。
“這意味著證券公司需要在追求創新和業務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風險管理,有助于建立更加穩健的風險管理體系,減少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楊超表示,對行業而言,這樣的調整有助于維護市場穩健運行,保護投資者利益,同時促進了健康和可持續的行業發展。
何力表示,對創新業務和風險較高的業務從嚴設置風險計算標準,并不是不鼓勵券商創新發展,而是從風險管控的角度來考量的,有助于維護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整體來看,此次修訂有助于提高證券行業風險管理水平,提升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楊超表示,此次風控指標的調整將有助于推動證券行業更加精細化、差異化的風險管理,同時也體現了監管層對于優化市場結構、提升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視。從長遠來看,此次調整將提高行業的整體風險管理水平,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尤其是管理規范、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優質券商,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業務擴張的空間。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