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創業板迎來十四周年生日。十四年前,承載著服務創新使命的創業板揚帆起航,有力推動我國創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十四年來,創業板走過了“創業階段”,如今已形成辨識度高、別具一格的板塊特色。
優質創新是創業板的底色。創業板以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柱,在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創新強項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3年10月27日,創業板有近400家先進制造領域上市公司,市值近3.5萬億元;有數字經濟領域上市公司超300家,市值近3萬億元;有近200家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市值超2萬億元。
高質成長是創業板的標簽。寧德時代上市五年收入增長15倍;邁瑞醫療上市五年凈利潤增長3倍;匯川技術上市十三年收入增長75倍,凈利潤增長41倍……一大批企業在登陸創業板舞臺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引擎。
高質成長標簽凸顯
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十四年來,培育壯大一批聚焦主業、堅守創新、業績優良的高成長企業,其中不乏市場認可度高、行業影響力大的高成長標桿企業。
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寧德時代,于2018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經過上市后五年的爆發增長,單年營業收入增長15倍,單年凈利潤增長7倍。
國內領先的高科技醫療設備研發制造商邁瑞醫療,于2018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通過五年時間的成長,單年營業收入增長2倍,單年凈利潤增長3倍。
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的領軍企業匯川技術,于2010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歷經十三年資本市場洗禮,單年營業收入從上市前的3.04億元增長至230.08億元,增長75倍,單年凈利潤從上市前的1.03億元增長至43.20億元,增長41倍……
十四年來,創業板培育了一大批明星企業,演繹了一個又一個高成長故事。截至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中,546家公司在上市后營業收入實現翻倍增長。其中,32家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在20倍以上,76家公司營收增長在10倍以上。此外,264家公司在上市后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其中,12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在20倍以上,33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在10倍以上。
從整體情況看,自2009年開板以來,創業板公司分別實現收入、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9%、12%,總資產、凈資產年均復合增長分別達22%、21%。
在良好基本面的支撐和資本市場的助力下,435家創業板公司在上市后市值翻倍,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其中,寧德時代、匯川技術等39家公司市值增長在10倍以上,124家公司市值增長在5倍以上。目前,186家公司市值在100億元至500億元,占比14%;22家公司市值在500億元以上。
“三大領域”百花齊放
經過十四年辛勤耕耘,創業板在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培育壯大了一批具有創新強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在先進制造領域,一批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創業板企業攻堅關鍵技術,助力夯實“制造強國”發展基石。截至2023年10月27日,創業板有近400家先進制造領域上市公司,市值近3.5萬億元,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設備、新能源汽車儲能與動能裝置等產業。
創業板先進制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強,研發投入高,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3%,比深市總體水平高10.4個百分點;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2.0%;2022年平均研發投入為1.4億元;平均研發強度為5.3%。
在數字經濟領域,一批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創業板企業持續創新突破,筑牢“數字中國”發展根基。截至2023年10月27日,創業板數字經濟領域上市公司超300家,市值近3萬億元。
創業板數字經濟上市公司不斷加碼研發投入,夯實發展基礎,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5.7%;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1.1%;平均研發投入為1.9億元;平均研發強度達8.5%。
在綠色低碳領域,一批創業板企業服務“雙碳”戰略,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截至2023年10月27日,創業板有近200家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市值超2萬億元。從細分產業看,包括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3個產業大類。
近三年,創業板綠色低碳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7.8%和46.4%,均遠高于深市總體水平;平均研發投入為2.5億元;平均研發強度為4.6%。
助力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創業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助力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引擎。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業板在人才與資本之間搭建起堅實橋梁,廣聚創新創業型人才,有效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精準對接。截至2022年末,創業板匯聚了一支超53萬人的研發隊伍,平均每家創業板公司研發人員超過420人,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重均值超17%,其中248家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30%。
有了人才助力,疊加資金“活水”澆灌,創業板結出了豐碩的技術創新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創業板公司擁有專利數量31萬余項,平均每家公司擁有專利技術超260項,其中不乏擁有千余項核心專利技術的創新標桿企業,如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欣旺達、中集車輛等。
創業板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僅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還帶動了一大批創投機構成長壯大,推動提升創新資本形成效率、完善創新資本生態圈,有力推動了科技、產業、資本高水平循環。據不完全統計,有685家創業板公司在上市前獲得2605家次創投機構投資,投資金額合計675.5億元;以目前股價模擬測算,投資增值率近10倍。
創業板有效帶動了深創投、達晨創投、同創偉業等一大批創投機構成長壯大,并引導其積極投入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型企業。陽光電源、沃森生物、中偉股份等眾多知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曾得到創投資本支持,這些創投資本在順利退出后又能夠繼續新一輪早期階段投資。通過引導資本投向、暢通退出渠道,創業板有效促進創新資本規范健康發展,打造產、學、研、資共同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良好生態。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