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8月18日至今,證監會發布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已滿2個月。2個月來,涉及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推進,助力改善市場投融資生態,激發市場活力,部分落地舉措逐漸顯效。同時,監管部門對證券違法活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提振投資者信心。
系列改革舉措加速落地,體現了監管部門維穩的決心。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鄭登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系列改革舉措是對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的快速響應和全面貫徹,涉及資本市場多個方面包括投資者、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多個主體,需要大量協商和溝通,系列改革措施高效落地,充分體現了監管部門在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保障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個月以來,資本市場改革如火如荼,短期、長期改革舉措紛紛落地。但是,改革措施真正發揮效果還需要時間。
投資端改革增強獲得感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介紹了一攬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六個方面。
實際上,在一攬子舉措正式發布之前,投資端改革就已啟動,此后加速推進。7月份,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率先啟動,多家基金公司宣布降費,8月底,多只浮動費率基金獲批,10月份以來,浮動費率基金陸續啟動發行。
“權益類基金費率調降,浮動費率基金產品發售,在降低投資者成本的同時,進一步將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相捆綁,促進公募基金整體的良性發展。”鄭登津表示。
此外,權益類基金注冊節奏明顯加快,發行回暖。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8月18日至10月17日,證監會注冊181只權益類基金,環比增長16.02%。同時,權益類基金發行數量和規模顯著增長,僅9月份就有90只權益類基金成立(合并統計),環比增長50%,發行規模合計261.53億元,環比增長38.49%。
“投資端改革進一步優化了投資者體驗,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募基金降費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產品風險考核模式也在不斷改善,吸引了大批長線資金入市,政策效果比較明顯。后續,投資端改革政策可能還將進一步深入到交易模式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監管力度。
此外,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調降保險公司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和科創板的風險因子,延長投資收益考核周期,為險資入市打開空間。
融資端改革利好“專精特新”
為了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在融資端,8月27日,證監會優化IPO(首次公開募股)、再融資監管安排。與此同時,證監會9月1日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優化北交所發行上市規則。
記者據滬深北交易所網站數據統計,8月18日至10月17日,47家公司上市申請終止,均為主動撤單。期間,35家公司上市,環比下降12.5%,合計募資330.75億元,環比下降51.70%,平均單家公司募資金額為9.45億元,環比下降44.80%。其中,北交所9家公司上市,環比增3家。
再融資方面,超過20家公司定增終止,再融資發行規模604.69億元,環比下降59.12%。
同時,為了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做優做強,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規則進行優化,包括延長發股類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支持上市公司以定向可轉債為支付工具實施重組,就《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購買資產規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鄭登津表示,在全面注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融資端改革舉措在于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為有發展潛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從IPO上市到重組并購的全方位融資便利,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的重大作用。
此外,為提高上市公司吸引力,監管部門擬對分紅規則進行修改,在已出臺的分紅與減持“掛鉤”的政策基礎上,擬進一步對不分紅或分紅少的公司加強制度約束,督促其分紅,推動進一步優化分紅方式和節奏,讓分紅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勵,同時也加強對超出能力分紅企業的約束。
交易端改革效果明顯
在交易端改革方面,主要圍繞降費讓利和優化完善交易機制進行。降費讓利方面,8月18日,證監會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證券公司傭金費率;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公告》,自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10月16日,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調降正式生效。
為提升交易便利性,更好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繼8月27日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后,10月14日,證監會作出階段性收緊融券和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安排。
融資保證金比例調降后,A股融資規模逐步增長。截至10月16日,A股融資余額1.54萬億元,較調降前增長660.61億元,增幅4.48%。與此同時,兩融交易額占A股成交額比例提升1.26個百分點。
在規范股份減持行為方面,8月27日,證監會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與破發、破凈、分紅掛鉤,同時對上市公司大股東違規減持嚴懲。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8月27日至10月17日,323家公司重要股東減持,環比下降61.13%,減持規模162.31億元,環比下降78.5%。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