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9月7日,在第二屆可持續投融資(ESG)與自貿港建設論壇上,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郭俊表示,對于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問題,證監會上市部高度重視,認真聽取各方訴求,積極推動相關工作。目前,證監會正結合市場訴求,指導滬深證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披露指引。
此外,郭俊就要不要強制披露、披露給誰看、設置哪些議題、標準高低如何設定四方面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速覽要點:
在規則制定中,既要考慮理論上的完備性、科學性,也要綜合考慮上市公司能力、市場機構能力和監管能力。
可持續發展信披不只是個披露問題,對企業而言,是從戰略到治理,再到具體指標披露逐步展開的系統性過程。
從我國國情來看,整體以自愿披露起步比較穩妥。允許自愿披露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披露,必須符合信息披露的底線要求。
在議題選取上,既要兼顧共性,更要考慮個性,既要看國際共識,更要看國內關心什么,在結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形成能夠爭取更大共識的方案。
可持續發展披露只是一個對外展示的結果,重點不在于冊子做得是否漂亮、是否花哨,而在于是否有更好的實踐。
有必要通過加大可持續投資力度,更好推動更多企業開展實踐并做好披露。
正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披露指引
近年來,市場對可持續發展披露規則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實踐日益豐富。國際方面,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今年6月份,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布首批兩份準則。今年7月份,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宣布認可上述兩份準則,歐盟委員會也審批通過了首批12份《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
國內方面,不少研究機構、經營主體都在積極推進相關研究和實踐,上市公司可持續相關報告披露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據郭俊介紹,今年以來,共有超過17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家數再創新高。超過3000家公司披露了為減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家數占比超過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特別是,超過600家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排放量的情況,邁出了從定性到定量的關鍵一步。
“對于可持續發展披露問題,證監會上市部高度重視,認真聽取各方訴求,積極推動相關工作開展。”郭俊表示,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充分反映意見。另一方面,與有關各方加強溝通交流,做好國內政策儲備。前期,證監會多次摸排相關情況,了解企業訴求。調查顯示,60%上市公司對出臺具體細致的可持續披露規則有著較強的需求,反映出這方面意識不斷提升。目前,證監會正結合市場訴求,指導滬深證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披露指引。
規則制定要綜合考慮上市公司能力、市場機構能力和監管能力
郭俊表示,可持續發展披露規則的制定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內容廣,事關主體多,經濟影響深遠,超出了常規的信息披露具體規則。在推動規則制定工作中,有幾個基本思路十分重要:
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相比于會計準則,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具有較強的國別差異特征,必須充分立足我國的國情,立足于市場和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國家和地區由于發展階段、文化特征不同,可持續發展披露規則的實施策略、推進步驟、標準高低、具體內容等方面的差異在所難免。因此,在規則制定中,既要考慮理論上的完備性、科學性,也要綜合考慮上市公司能力、市場機構能力和監管能力。脫離實踐基礎,寄希望在信息披露上單兵突進,既可能過度增加成本負擔,信息的真實性和可比性也無從保證。
二是堅持系統觀念。可持續發展信披不只是個披露問題,對企業而言,是從戰略到治理,再到具體指標披露逐步展開的系統性過程。對此,有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準確。比如,有的把ESG中的G理解為傳統的“三會一層運作”等常規的公司治理,對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和實踐性認識不足,把它當成了單純的披露問題,這會導致E、S、G三方面信息只是簡單拼湊。又如,可持續發展信披對于可持續評級十分重要,但可持續評級偏低更多是對其實踐結果的評價,不能認為有了信息披露,就一定會帶來評級的提升。因此,在規則制定和具體推進中,要堅持系統性、全面性,注重從行動出發,以更好的實踐帶動更好的披露。
三是堅持以我為主。我國可持續投資行動相對較晚,在如何看待國際準則上,各方面的聲音比較多。有的出于與國際接軌的急迫心情,認為必須盡快采納國際準則,否則將對企業ESG評級、投資者認可和企業出口等都產生影響。有的更多地從成本方面和現實狀況考慮,認為國際準則標準要求過高、實施難度太大,會使企業額外花費不小的成本。對此,要理性看待、審慎把握。對于國際方面的有益經驗,要積極吸收借鑒,同時在推進的具體節奏上,要合理設置符合自身情況的規劃。
以自愿披露起步比較穩妥
郭俊表示,在建立健全我國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披露規則過程中,還有許多具體問題需要認真研究。郭俊就要不要強制披露、披露給誰看、設置哪些議題、標準高低如何設定四方面問題進行闡述。
一是報告的實施路徑,即要不要強制披露。國際證監會組織總體持相對開放的態度,對于基礎條件相對好的轄區,鼓勵實施ISSB準則;對于基礎條件相對缺乏的轄區,允許企業自愿使用。從我國國情來看,整體以自愿披露起步比較穩妥。同時需要指出的是,資本市場對披露質量有較高要求,注重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允許自愿披露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披露,必須符合信息披露的底線要求,符合資本市場相關規則的要求。
二是報告的對象和方式,即披露給誰看。可持續發展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投資者還是利益相關者,這個問題對披露框架、披露內容、披露載體都有很大影響。如果以投資者為導向,那么應主要披露有利于評估企業財務狀況的信息,放在財務報告中更為合適。如果采取多元利益相關者導向,要求既反映企業受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也反映企業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那么單獨披露更有利于各方使用。在路徑選擇上,不僅僅要注重理論自洽,還要看與當地社會文化的匹配度。前期證監會開展的調研顯示,超九成上市公司表示應該以雙重重要性為原則進行披露。因此,披露出來的內容能不能讓社會接受,是規則制定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三是報告什么內容,即設置哪些議題。可持續發展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但各國議題的優先序并不相同,議題選擇的背后是價值取向的差異。我國可持續發展披露前期聚焦于環境污染、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有中國特點的議題,近年來增加了減碳方面的議題,體現了國內對上述議題的關切。在議題選取上,既要兼顧共性,更要考慮個性,既要看國際共識,更要看國內關心什么,在結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形成能夠爭取更大共識的方案。
四是報告的指標選取,即標準高低如何設定。正式推出的ISSB國際準則比征求意見稿在指標要求上有所放松,但仍有一些指標引發市場熱議。如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聯營合營企業碳排放,情景分析、內部碳價格、薪酬掛鉤百分比等指標。這些指標能夠提供更多定量數據和增量信息,理論上講有合理成分。但能否把這些指標全部引進來,要充分考慮國內企業的實際能力,并兼顧監管能力。
正確看待可持續發展披露和實踐關系
此外,郭俊認為,在推進可持續披露準則制定過程中,還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正確看待可持續發展披露和可持續發展實踐的關系。可持續發展披露只是一個對外展示的結果,重點不在于冊子做得是否漂亮、是否花哨,而在于是否有更好的實踐。如果只是"突擊應試"似的編一本可持續發展的宣傳冊,而不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建設和能力提升,那就是本末倒置。企業要切實提升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扎實推動內部管理改善,把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落實在日常經營管理之中,高質量的可持續信息披露才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是正確看待可持續投資和可持續信息披露的關系。可持續信披和可持續投融資相互促進、相互牽引,而不是簡單講誰先誰后。不能因相關信息披露不足、不全面、定量數據少,就放棄投資的努力,有必要通過加大可持續投資力度,更好推動更多企業開展實踐并做好披露。
郭俊表示,當前,國內可持續投資方興未艾,資本市場有公開透明的獨特優勢,必將成為可持續投資的重要平臺。證監會將不斷推進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披露的制度建設和相關實踐,會同各方一道,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 孫倩)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