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記者 毛藝融
據證監會8月18日消息,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資本市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近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貫徹落實情況接受了媒體采訪,對市場關注的“T+0”交易、證券交易印花稅調降、中長期資金入市等問題進行回應,并透露下一步舉措。
該負責人表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與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相輔相成、內在統一的。沒有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活躍市場、提振信心也就無從談起。我們將統籌做好活躍市場與防范風險、加強監管各項工作,會同有關方面穩妥防范處置城投債券、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堅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加大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力度,從嚴從快從重查處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典型違法案件,為投資者提供真實透明的上市公司,鞏固長期投資信心。”
六方面舉措活躍資本市場
有關負責人介紹,證監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全體會議部署,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專門制定工作方案,確定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
具體看,主要措施包括六個方面:第一,加快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一是放寬指數基金注冊條件,提升指數基金開發效率,鼓勵基金管理人加大產品創新力度。二是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費率水平。三是引導頭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權益類基金發行比例,促進公募基金總量提升和結構優化。四是引導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力度。五是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勵約束機制,減少順周期共振。六是拓寬公募基金投資范圍和策略,放寬公募基金投資股票股指期權、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品種的投資限制。
第二,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更好回報投資者。一是制定實施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行動方案。建立完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債券發行、并購重組“綠色通道”。二是強化分紅導向,推動提升上市公司特別是大市值公司分紅的穩定性、持續增長性和可預期性。研究完善系統性長期性分紅約束機制。通過引導經營性現金流穩定的上市公司中期分紅、加強對低分紅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等方式,讓投資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業績紅利。
三是修訂股份回購制度規則,放寬相關回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四是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優化完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的估值包容性,豐富重組支付和融資工具。五是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突出扶優限劣,研究對于破發或破凈的上市公司和行業,適當限制其融資活動,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六是統籌好一二級市場平衡。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此外,在支持北交所高質量發展、推出企業境外上市“綠燈”案例、進一步推動REITs常態化發行方面也將推出務實舉措。
第三,優化完善交易機制,提升交易便利性。目前已宣布降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降低股票基金申報數量要求,研究將ETF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機制,推出創業板詢價轉讓和配售減持制度。下一步,證監會將推出以下措施:一是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證券公司傭金費率。二是進一步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降低融資融券費率,將ETF納入轉融通標的。三是完善股份減持制度,加強對違規減持、“繞道式”減持的監管,同時嚴懲違規減持行為。四是優化交易監管,增強交易便利性和暢通性,提升交易監管透明度。適時推出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五是研究適當延長A股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交易時間,更好滿足投資交易需求。
第四,激發市場機構活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持集約化、差異化、功能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建設高質量投資銀行。優化證券公司風控指標計算標準,適當放寬對優質證券公司的資本約束,提升資本使用效率。二是實施融資融券逆周期調節,在杠桿風險總體可控的前提下,研究適度降低場內融資業務保證金比率。三是研究推出深證100股指期貨期權、中證1000ETF期權等系列金融期貨期權品種,更好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需要。允許更多境內外投資機構在審慎前提下使用衍生品管理風險。四是落實差異化監管政策,對優質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簡化登記備案,進一步推進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五是大力發展中國特色指數體系和指數化投資,鼓勵各類資金通過指數化投資入市。
第五,支持香港市場發展,統籌提升A股、港股活躍度。目前,已經宣布在滬深港通中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推出務實舉措,激發香港市場活力,促進內地和香港市場協同發展。一是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拓展互聯互通標的范圍,在港股通中增設人民幣股票交易柜臺。二是在香港推出國債期貨及相關A股指數期權。三是支持在美上市中概股在香港雙重上市。
第六,加強跨部委協同,形成活躍資本市場合力。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需要打出一套“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特別是在中長期資金入市、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等方面,需要有關部委協同支持。近期,證監會加大跨部委溝通協調,抓緊研究推動若干重要舉措。比如,推動優化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納稅時點等資本市場相關稅收安排;推動建立健全保險資金等權益投資長周期考核機制,促進其加大權益類投資力度;引導和支持銀行理財資金積極入市;支持銀行類機構等更多投資者全面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等。
營造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
政策環境
“中長期資金不足仍是制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方案。在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方面,重點是營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一是支持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擴大資本市場投資范圍;二是研究完善戰略投資者認定規則,支持全國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三是制定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行為規則,發揮專業買方約束作用;四是優化投資交易監管,研究優化適用大額持股信息披露、短線交易、減持限制等法規要求,便利專業機構投資運作管理;五是豐富場內外金融衍生投資工具,優化各類機構投資者對衍生品使用限制,提升風險管理效率;六是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體系,將指數基金等權益類產品納入投資選擇范圍。
對于股份回購問題,該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將會同有關方面,進一步優化股份回購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提振股價,維護股東權益,夯實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一方面,加快推進回購規則修訂,放寬上市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跌時的回購條件,放寬新上市公司回購限制,放寬回購窗口期的限制條件,提升實施回購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督促已發布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實施回購計劃、加大回購力度,及時傳遞積極信號。
在完善減持制度、加強減持行為監管方面,該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將持續做好減持監管工作。一方面,堅決打擊違規減持行為,及時嚴肅處理超比例減持、未披露減持、規避限制減持等行為,綜合運用行政監管措施、行政處罰、自律措施或者限制交易等多種手段嚴懲違規主體,形成震懾,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市場反映的股東減持問題,認真分析、深入評估,適時研究優化減持規則,進一步規范大股東、董監高等相關方的減持行為,增強制度約束力。
近期,市場對股票市場T+0交易制度討論較多。對此,該負責人表示,上市公司股價走勢取決于上市公司質量和經營效益,T+0交易方式對市場估值的中長期影響有限。目前A股市場以中小投資者為主,現階段實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場投機炒作和操縱風險,將加劇中小投資者的劣勢地位,不利于市場公平交易。現階段實行T+0交易的時機不成熟。
關于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的市場呼聲,該負責人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調降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的呼吁和關切。從歷史情況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對于降低交易成本、活躍市場交易、體現普惠效應發揮過積極作用。有關具體情況建議向主管部門了解。
該負責人還表示,將進一步推出穩預期、穩信心的措施,激發債券市場活力。一是全面提升債券市場運行活力和質量。加強債市投資端改革,推動允許銀行類機構全面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交易。壯大債券做市商隊伍,穩步推進詢報價制度改革,深化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二是加快推動REITs常態化發行和高質量擴容。推出REITs相關指數及REITs指數基金,優化REITs估值體系、發行詢價機制,培育專業REITs投資者群體,加快推動REITs市場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三是堅持底線思維,全力做好房地產、城投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