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022年營業收入有望首次破萬億元,凈利潤有望首次破千億元,研發投入預計超千億元……走進科創板改革“試驗田”,科技創新企業欣欣向榮、春意盎然。這既是我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的鮮活縮影,更是“硬科技”企業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動寫照。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公司堅持創新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穩定經濟大盤,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提振市場信心。
依托創新
助力穩經濟大盤
依托科技創新,科創板公司不斷發掘自身潛力,及時把握市場機遇,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創新日益成為我國經濟大盤的內在穩定器。
回望2022年,科創板公司業績整體保持穩健增長。上交所數據顯示,去年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合計將達1.21萬億元,同比增長29%;歸母凈利潤合計1144億元,同比增長8%;扣非歸母凈利潤合計920億元,同比增長11%;超四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更有41家公司凈利潤翻倍。
“創新”或成為科創板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因。據統計,科創板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合計已達822億元,同比增長48.9%,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達13%,全年研發支出規模有望破千億元。
具體來看,產品創新釋放了國內市場潛力,比如,神州細胞針對甲型血友病開發出首個國產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直擊進口藥品供給不足、價格昂貴導致的血友病患者用藥劑量不足的痛點,帶動公司營業收入從1億元升至10億元。
技術創新抓住了行業發展機遇,例如,昱能科技推出第四代大電流微型逆變器和第二代智控關斷器產品,推動公司凈利潤翻番。
模式創新提升了企業競爭優勢:芯原股份的芯片設計平臺具有靈活可復用的特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2022年扣非后凈利潤預計扭虧為盈。
優化結構
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創板從優化產業結構入手,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支持企業提高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推動我國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
首先,促進戰略新興產業協同發展。
科創板以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線輻射產業上下游,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整體實力。其中,集成電路領域已有87家上市企業,占A股同行業公司超過六成;生物醫藥領域上市企業達到108家;此外,光伏、動力電池等新能源領域,以及軌道交通設備、工業機器人等高端裝備領域,產業集聚效應也日益顯現。
其次,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
科創板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攻克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及時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其中,250家科創板公司已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分別占科創板公司總數的49%,A股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總數的23%、注冊制下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總數的62%。2022年,250家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營業收入合計將達3477.58億元,同比增長35%,主營業務發展持續加速。
第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科創板光伏、風電、動力電池等細分行業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支持中國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例如,高純多晶硅龍頭大全能源產能優勢明顯,高純多晶硅每公斤現金成本已自2022年一季度的69.53元降至52.02元。
投資擴產勁頭足
提振市場信心
當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科創板公司鼓足“精氣神”,投資擴產勢頭強勁,釋放企業堅定看好經濟增長前景的積極信號。同時,加倉中國資產、投資科創企業已成為境內外投資者的共識。
從科創板公司來看,企業投資擴產信心十足。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實體經濟復蘇的重要“風向標”,2022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投資擴產規模就已顯現出強勁增長態勢,購建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累計支付的現金合計達1469.39億元,同比增長45.8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預計將為相關企業提升產能、提高市場占有率、推動業績穩健增長提供堅實基礎。
科創板公司通過增發、可轉債、GDR、科技創新債券等多種途徑融資,2022年全年合計募集資金超700億元,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投資擴產的“底氣”。今年以來,已有10家科創板公司發布再融資預案,擬募資金額合計超過120億元。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科創板公司業績穩健增長、積極投資擴產,進一步增強了境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硬科技”的投資信心。跟蹤科創50指數的ETF產品規模日益壯大,就是投資者預期改善的反映。2022年至今,科創50ETF產品凈流入592億元,占滬市ETF凈流入金額的比重超過20%,科創50ETF產品份額持續增長,最新規模達873億元,成為境內第三大寬基指數產品。截至2022年年底,境外投資者持有科創板流通市值991億元,占比3.6%,較2019年底增長了3個百分點。
全國兩會進行中,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愿景已揭曉。科創板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守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初心使命,向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昂首奮進。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