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楊潔
11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針對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明確了個人養老金業務范圍等,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個人養老金產品等提出具體要求。對于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規定了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類型,以及理財公司等參與機構應滿足的要求。
“《暫行辦法》針對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提出要求,既有助于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的機構網點、客戶資源等優勢,也有助于選擇綜合實力和服務能力較強的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平穩起步、健康發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個人養老金產品
涵蓋養老儲蓄等四大類
《暫行辦法》明確,個人養老金產品,是指符合金融監管機構要求,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金融產品。包括個人養老儲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等。
《暫行辦法》規定,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參加人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確定一個資金賬戶,商業銀行只能為同一參加人開立一個資金賬戶。
針對當前商業銀行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情況,記者采訪了多家銀行。建設銀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建行積極參與第三支柱建設,大力推進養老儲蓄、養老理財等養老金融產品創新,加快個人養老金系統建設,為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貢獻力量。目前,建行已在同業首批實現系統功能連通,支持在柜面、智慧柜員機、手機銀行和網銀渠道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同步加快打造個人養老客群服務體系,搭建養老資金積累、養老服務消費一體化金融生態。
中信銀行表示,在資金賬戶準備方面,該行一方面積極與相關部委及行業平臺進行系統連接工作;另一方面在合規前提下重點開展從開戶、繳存到投資交易等全鏈路能力建設。同時基于賬戶行的基礎定位,以開放的心態,支持多家產品機構、銷售機構的聯合測試、驗收測試。
首批開辦機構名單
將確定
在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方面,《暫行辦法》規定了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類型、費率、托管以及參與機構應滿足的要求。
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等特征,包括:養老理財產品;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成熟、運作合規穩健,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或流動性管理需要的其他理財產品;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理財產品。
費率方面,明確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發行機構、銷售機構和托管機構應在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對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管理費和托管費設置優惠的費率標準,豁免認(申)購費等銷售費用。
在托管要求方面,《暫行辦法》提出,對于本辦法施行后新發行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理財公司應當委托與本機構不存在關聯關系且符合以下條件的商業銀行為其提供托管服務:一是具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企業年金基金托管業務資格;二是具有養老理財產品托管業務經驗;三是具備與托管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相適應的信息系統,與理財行業平臺對接,能夠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運營保障;四是銀保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這標志著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細則在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端進一步明晰,加速業務落地。”某商業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就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關注的業務準入,《暫行辦法》明確提出,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名單由銀保監會確定。
銀保監會表示,將依照《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綜合考慮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等因素,確定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康發展。
董希淼建議,結合國外成熟經驗和國內發展現狀,充分發揮銀行體系、保險行業和資本市場的不同市場優勢,加強行業協同與資源整合,探索新型養老產品和新興養老模式,打造跨周期、長期限、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模式和投資產品。以《暫行辦法》公布為契機,通過養老領域金融產品創新,進一步開發專屬的理財、儲蓄、基金、信托等養老功能產品,切實發揮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補充作用,更好地為養老領域提供豐富多元的金融服務。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