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梁秋燕 鐘恬
9月2日,北交所迎來官宣設立一周年:這一年中,北交所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改革效應持續釋放;這一年中,作為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到110家,總市值接近2000億元。
具體來看,11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信息技術、醫療生物等領域,其中36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超過三成。這些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大,業績爆發性強,部分在二季度已獲得券商、基金為主力的機構建倉。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北交所還有很大空間加大特色制度供給,推進交易機制創新,未來機遇廣闊。
成長性成為關鍵詞
本周昆工科技、朗鴻科技等4只北交所新股攜手上市,這意味著,經過一年時間的擴容和發展,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到110家,總市值接近2000億元。其中貝特瑞總市值超過400億元,連城數控、吉林碳谷2家公司的市值均超過100億元,穎泰生物的市值接近68億元。
今年上半年,北交所有九成公司實現盈利,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41.46億元、凈利潤42.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04%、19.71%,增速與科創板基本持平,較創業板分別高出14.10和22.19個百分點。總共有75家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其中營收達20億以上的公司有4家。貝特瑞為北交所唯一一家百億營收公司,穎泰生物、海泰新能、同力股份緊隨其后。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7家,分別為貝特瑞、穎泰生物、吉林碳谷、同力股份、連城數控、長虹能源、森萱醫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北交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到36家,占比超過三成;此外,北交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后備力量也非常充足,東方碳素、中科國信、啟明星、中??萍?、科倫股份、深冷能源等已進入北交所IPO輔導期。加上還有一批省級、地方級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已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地。
“這一年來北交所的發展和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當然有待健全和完善的地方也很多”,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說。在其看來,北交所市場的投資機遇,可概括為一個詞:成長性。
周運南認為,北交所是“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企業的特點是“更早、更小、更新”,所以業績的成長性才是北交所上市公司最大潛質,也是投資者首要關注點。北交所要慧眼識珠,去選擇真正具有較高成長性且可持續性的公司,做中長線投資、價值投資,陪伴企業一同成長,共享企業成長紅利。
另一方面是制度的成長性,周運南稱,目前北交所基礎制度齊備,但還有非常大的健全和完善空間,北交所將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加大特色制度供給,穩步推進交易機制創新,降低交易成本,推動北證指數、混合交易、融資融券等制度盡快落地實施,強化對市場投融資功能的支撐作用,這些制度落地的過程,也將給市場帶來制度紅利。
這從機構的態度可看出一些端倪。這一年來,機構投資者開始追捧部分北交所股票。證券時報數據部的統計顯示,二季度總共有40多家公司獲機構新進買入或增持,公募基金、券商是加倉主力。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對于北交所上市企業來說,登陸北交所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上市的“光環”,更多是在“質”上助力企業發展。
創遠信科創始人兼董事長馮躍軍直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給公司的發展插上了“翅膀”。據數據統計,創遠信科先后在新三板融資三次,共募資3.57億元,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堅強后盾。
永順生物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吳子舟表示,登陸北交所后對公司在業務開展、產品宣傳和社會獲得感等方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公司持續推動業務拓展和努力為未來取得增長打好基礎。作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深切感受到北交所自去年開市以來,在多方面取得了持續穩步的發展。其認為,從半年報數據看,整體業績向好,在疫情影響下,大部分公司仍然業績優異,“從估值層面看,北交所也已顯現出一定的優勢,對于北交所未來的發展,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
開源證券中小企業負責人彭海表示,北交所的設立完善了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近一年來,北交所成功設立開市并平穩運行,各項制度逐步落地,市場融資交易功能不斷深化。目前北交所11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逼近2000億元,從融資規模來看,北交所市場合計募資規模為227億元,平均每家募資規模超2億元。
申萬宏源研究中小公司部首席分析師劉靖對記者表示,一年以來,北交所的頭部公司通過公開發行融資,鞏固了企業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如貝特瑞、吉林碳谷、穎泰生物等,均通過公開發行融資擴產,疊加行業漲價取得了不俗的成長性。“此外,一些新興中小企業也通過北交所上市融資,積極擴展新品種、研發新技術,為下一步增長提速做準備。比如連城數控的電池設備和半導體設備取得突破,凱德石英積極擴產高端半導體石英器件項目等。”
北交所公司借力資本市場積極做大做強,中小企業登陸北交所上市的動力也持續加大。據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僅6月單月,申報北交所上市并獲受理的新三板企業即有92家,企業的盈利規模普遍超過了3000萬元。
已經成功過會即將登陸北交所的多家公司,如華嶺股份、天馬新材、新芝生物等公司,均以不到百日的速度過會。業內人士認為,優質企業加速在北交所上市,將不斷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質量。
在劉靖看來,北交所成立后,中小企業對于新三板和北交所的信心明顯提升。今年以來新三板掛牌數量逐月上升,6月后的北交所申報呈現井噴之勢。通過上半年的分層管理改革,優質企業上升到創新層的速度大大提升,也有利于分批次錯峰申報北交所。“在宏觀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新三板定增穩定了企業的資金需求,新三板和北交所的主體地位也給予了這些企業更大的銀行貸款等融資背書作用。”
企業加速申報,北交所也正在為擴容發力,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整體運行良好。彭海表示,在上市審核效率方面,整體速度出現了明顯的提升。當前北交所高質量擴容加速推進。同時北交所對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產生“反哺”作用明顯,新增掛牌數量和新三板融資金額均得到大幅提升,北交所未來機遇廣闊。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