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昨日發布消息稱,在抽樣審閱682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的基礎上,證監會形成《2021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整體質量較好,但部分上市公司仍對準則理解和執行不到位,主要包括六類問題。
根據證監會消息,截至2022年4月30日,除未來股份等11家公司外,A股市場共有475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財務報告,其中主板3136家、創業板1132家、科創板396家、北交所89家,實現盈利的4028家、發生虧損的725家。
按期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249家公司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否定意見1家、無法表示意見43家、保留意見98家、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107家。
證監會對682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進行了抽樣審閱。審閱發現,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對準則理解和執行不到位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收入確認和計量不恰當、金融工具分類與后續計量不準確、或有對價確認和計量不合理、債務重組損益確認時點不恰當、商譽減值測試不恰當、集團財務公司存款列報不正確等。
針對年報審閱中發現的問題,證監會下一步將繼續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發布本年報會計監管報告,提示市場主體在執行會計準則、財務信息披露規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引導并督促市場主體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
二是繼續做好年報審閱中發現上市公司問題線索的跟進處理工作,盡早發現并防范相關風險。
三是進一步收集整理系統內各單位一線監管中發現的問題,組織召開年度財務信息披露監管協調會,加強溝通交流,統一監管認識。
四是對于上市公司在執行中存在爭議的會計核算與財務信息披露問題,適時以發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等形式,明確監管標準,同時繼續以案例解析的形式,指導市場實踐。
五是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持續關注收入、金融工具、租賃準則的實際執行情況,深入研究新業態、新模式、新交易下面臨的會計處理問題,積極做好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配套服務工作。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應高度重視會計監管報告中提出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對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的理解和應用水平,及時發現并改正財務報告編制中存在的錯誤,穩妥做好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相關工作,不斷提升資本市場財務信息披露質量。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