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网站-午夜精品亚洲-午夜精品一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欧美一区二区aa大片-欧美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證券要聞 > 正文

機構投資揚帆遠航 服務實體經濟再進階

2022-08-15 00:30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昌校宇

    回首來時路,砥礪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金融機構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要建設者和參與者,不僅見證了市場的成長與蛻變,也充分享受到市場改革發展的紅利。

    這十年,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和優質資產“發現者”,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投行文化,較好地回答了注冊制這一時代之問,并在服務實體經濟和踐行國家戰略上體現擔當。

    這十年,基金乘風破浪,在成長為居民理財和養老金融服務中堅力量的同時,扮好企業成長價值挖掘者的角色,引領市場長期價值投資潮流,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穩定資金。

    這十年,期貨發揮發現價格、管理風險、配置資源功能,為保供穩價大局貢獻積極力量。“保險+期貨”試點的不斷創新,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路徑,幫助農戶避險增收。

    這十年,各路機構資金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渠道進一步豐富,且帶動長期投資理念在資本市場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

    中介機構創新求變

    服務實體經濟顯擔當

    篳路藍縷,春華秋實。

    早期的券商發展內部受制于人才與資本匱乏,外部糾結于資本市場廣度、深度有待拓展,收入主要依賴經紀業務。2001年便扎根于投行一線的中信建投投行委委員、董事總經理李旭東對此感慨頗深。

    “在保薦制實施早期,投行選擇客戶主要考慮業務規模、能否過會等,覆蓋行業較為傳統,行業研究流于形式,執業能力提升緩慢。試點注冊制改革推動投行業務模式從審核導向轉為價值發現,投行更加重視行業研究,聚焦服務科技創新。”李旭東向記者舉例道,以我們保薦的鉑力特來說,2014年,該公司租用西北工業大學兩千多平方米的簡易廠房,生產辦公擠在一起,條件艱苦。2019年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中的一員后,鉑力特利用募集資金建起現代化智能工廠,一躍成為先進的金屬3D打印企業。每次看到鉑力特的巨大變化,作為投行人的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

    細數近十年發展,被稱為資本市場“超級聯系人”的券商背后,一條從規范壯大到主動謀求轉型的脈絡清晰可見。

    從業績數據看,證券行業的資本實力已今非昔比,發展更為穩健合規。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21年全行業證券公司實現營收5024.10億元,實現凈利潤1911.19億元,較2012年末分別增加288.05%、480.38%。此外,2021年末,證券行業凈資本達2萬億元,是2012年的3倍。行業整體風控指標優于監管標準,合規風控水平整體穩定。

    天風證券副總裁朱俊峰坦言,券商在履責過程中曾存在責任邊界劃分不清、信息披露不合規、誠信缺失等問題,經過資本市場近十年的發展疊加注冊制的鋪開,監管機構對券商在盡職調查、信息披露、詢價定價、風險管理等環節的要求不斷提高、核查責任不斷加大,券商責任擔當不斷強化,執業質量持續提升。

    業績并非衡量券商穩健發展的唯一標尺。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表示,近十年,頂層設計更為注重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協同發展,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券商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也隨之大幅增強。

    “這十年,券商通過服務于IPO、股權再融資、債權融資等舉措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直接融資規模及其占社會融資的比重穩步上升。”據廣發證券投行委介紹,直接融資規模由2012年的1.80萬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11.54萬億元,占社會融資的比重由2012年的14.0%上升到2021年的36.8%。同時,截至2022年8月11日,注冊制試點以來,券商已分別保薦447家、348家、105家公司在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上市,促進一批有成長空間的硬實力實體企業可持續發展。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負責人王曙光認為,近十年,券商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深度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功能,服務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雙升。

    這十年,與資本市場一道破浪前行的還有另一支專業機構——基金。

    歷史鏡頭拉回2012年,時年14歲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僅2.8萬億元;十年后,公募基金規模已逼近27萬億元,十年增長超8倍,行業實力大幅增強。同時,我國私募基金已從量的增長向質的發展邁進。截至2022年6月末,登記在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3萬只,管理資產規模近20萬億元,基金數量和管理規模均躍居世界前列。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規模只是結果,其背后體現的是近十年基金告別“野蠻生長”,以完善的內控體系和穩健的業績贏得投資者的認可,而這也正是基金長期穩健發展的根基所在。

    截至2022年6月底,股票型基金近3年、近5年、近10年回報率分別為62%、61%、144%;混合型基金近3年、近5年、近10年回報率分別為73%、80%、255%;債券型基金近3年、近5年、近10年回報率分別為14%、25%、84%。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姚慧表示,“盡管基金凈值會遇到短期波動,但若投資者堅持長期投資,基金展現出的長期賺錢效應就能給投資者以滿意答復。”

    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中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約3.42萬億元,相比10年前增長4.5倍。嘉實基金認為,“這十年,公募基金堅持主動管理本源,通過發展主動權益類基金,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流入先進實體產業,持續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在姚慧的觀察中,近年來,各類ETF、固收類產品、REITs、FOF等產品創新層出不窮,搭建居民財富和實體經濟的橋梁,為我國產業升級、戰略轉型提供充足的金融“血液”。

    自2002年首批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獲批以來,公募基金在養老金投資管理中的作用日漸顯著。目前公募基金受托管理各類養老金超4萬億元,占我國養老金委托投資管理規模的一半以上。

    李湛表示,近十年,得益于監管機構持續完善基金業基礎性制度建設,激發內生動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回歸到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本源。

    在資本市場中,期貨這支專業機構的業務稍顯與眾不同。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和業務多元化,已步入盛年的期貨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風險、保供穩價等方面作用明顯。

    這十年,我國期貨市場新上市品種69個,超過前20多年上市品種數量的總和。截至目前,期貨期權品種已有99個,基本涵蓋國計民生主要領域。

    此外,“保險+期貨”的組合也把農產品的部分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進行對沖。經過6年的試行、推廣,“保險+期貨”模式已得到市場認可,對服務“三農”、促進產業實體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6月30日,期貨經營機構通過“保險+期貨”模式為脫貧地區天然橡膠、玉米、大豆、雞蛋、蘋果等品種提供了價格保障,承保貨值約547.6億元。

    中泰期貨黨委副書記、魯證資本董事長李學魁解釋道,“相對于直接參與期貨市場,保險產品對農戶來說要更熟悉,且不需要考慮保證金占用、強行平倉等期貨規則,更易于農戶的理解和接受。”

    長期機構投資者力量壯大

    與市場邁入良性互動期

    躬逢其盛,與有榮焉。

    由于2016年初正處于市場大幅波動期,剛踏入基金業的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動產投資部總經理宋鑫曾陷入迷茫。他回憶稱,“當時部分基金公司為擴大投資收益,很多資管計劃都通過嵌套、配資等形式進行投資,造成市場無序空轉。此外,遇到市場大幅波動時,投資者情緒波動較大,疊加彼時大多是當年考核投資業績,造成部分從業者出現短期投資行為。”

    “得益于資管新規等政策的陸續出臺,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得以真正落地。”宋鑫坦言,如此一來,基金公司淡化基金短期排名改為替投資者賺錢的考核指標,基金經理也調整為基于長期價值的成長投資風格;投資者則包容性更強,更關注三年期、五年期投資業績。

    同時,隨著近年來監管機構著力深化投資端改革,壯大各類中長期投資力量,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力量開始崛起,并與資本市場穩步邁入良性互動期。

    這十年,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持續壯大。截至2022年5月底,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達到22.8%,比2016年提升了6.9個百分點。2021年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

    “監管機構還通過一系列措施提高機構投資者權益投資比例,夯實長期機構投資者入市基礎。”董忠云分析稱,一方面,優化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環境,完善權益投資的會計、業績評價等制度安排;另一方面,逐步強化長周期考核,推動各類機構投資者重視權益投資,加強投研能力建設。

    專業買方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21年底,銀行理財市場規模29萬億元。華夏理財總裁苑志宏表示,近年來,銀行理財的存續期限不斷拉長。資管新規出臺初期的2018年,新發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僅有186天,到2021年12月份新發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大幅延長至481天,銀行理財正積極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投入長期資金。

    這十年,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證券基金的余額從2500多億元增加至當前的近3萬億元,實現超10倍的增長。大家資產介紹,險資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承受短期波動的能力相對更強;同時,險資投資立足長期、重視估值,在市場大幅下跌、估值具有投資價值時,有能力、有意愿采取逆勢操作。

    截至2021年,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占比達30%以上,其中權益類資產占比近20%,居民配置金融資產的比例大幅提升。中信建投資產管理部行政負責人表示,監管機構多次提到強化券商財富管理功能定位,加之資產管理需求巨大,券商轉型財富管理大勢所趨。同時,券商資管等機構投資者在行業認知、市場跟蹤等方面優勢凸顯,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又深入人心,對服務實體產業、降低市場短期波動等起到關鍵作用。

    外資機構頻頻落子

    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舉旗定向,綱舉目張。

    在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擾動的全球資本市場中,誰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和發展商機?對于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來說,答案顯而易見,“體量大、潛力足、前景好的中國資本市場值得配置。”

    房東明近距離了解中國資本市場是緣于QFII,其就職的瑞銀于2003年第一個拿到QFII資格,也由此成為市場雙向開放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房東明認為,“中國資本市場迎來開放的黃金十年,機構化、國際化及創新化的三大趨勢令人矚目。

    董忠云分析稱,“頻頻‘落子’中國的外資機構用行動為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投下‘信任票’,也側面印證十年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十年,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全面放開,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擴大在華業務,目前已有摩根大通、瑞銀證券、野村證券、富達國際等12家外商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獲批,花旗銀行等3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托管資格。互聯互通不斷深化,滬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續優化,ETF納入滬深港通標的落地實施,滬倫通機制對內拓展到深交所,對外拓展至德國、瑞士。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并不斷提升比重,在中國香港推出A股指數期貨。

    瑞銀集團已迅速行動,先后兩次增持瑞銀證券股權,現持股比例已提升至67%。瑞銀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用實際行動印證瑞銀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除了外資券商在華順利展業,銀行業、保險業外資機構也加快入場。2021年,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和資產均較十年前增長超過50%,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本十年間增長1.3倍,資產增長6倍。

    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也倒逼合資機構全方位提升能力。上投摩根基金是一家既有全球“基因”又了解中國本土的合資公司,公司副總經理郭鵬表示,“更多全球領先的外資機構加碼中國,有利于我們學習其先進投資和管理理念,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

    在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服務意識不斷提升下,外資機構在華已從“水土不服”轉向漸入佳境,開始分享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的紅利。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CEO高浩灃表示,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帶來的廣闊機遇,未來將在人才與設施方面繼續投入。

    砥礪奮進十年路,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再進階。如今,眾多成熟的金融機構,在光陰的歷練中,錨定新坐標,演奏新樂章,向著形成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目標再起程。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h片在线观看 |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 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成人久久久| 精品热99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 | 国产三级观看久久 |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 久久免费播放视频 |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 精精国产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盗摄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 国产妇乱子伦视频免费 | 国产在线视频第一页 | 高清性色生活片久久久 | 国产亚洲福利 | 久久久青青久久国产精品 | 超清国产粉嫩456在线免播放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 久久性生活视频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九九久久香港经典三级精品 | 九九视频免费精品视频免费 |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 九九九九九热 | 久久99精品久久 |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 福利 网站 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毛片视频在线播放 | 九热在线| 另类国产ts人妖系列 | 国产成人精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九九99九九精彩网站 | 国产普通话对白呻吟在线播放 | 国产女主播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