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威6月14日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至此,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增至97家。隨著上市公司數量增長,業內人士認為,北交所指數編制已具備數量上的條件。在市場各方看來,推出北交所指數有利于吸引長期增量資金,便利市場開發指數產品,提升市場價值發現功能。
推出時機成熟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推出北交所指數條件基本成熟。
在技術方面,根據北交所1月中旬公示的北交所指數委托管理項目采購信息,北交所委托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進行指數開發、維護和實時計算管理等。政策層面,4月,北京市“兩區”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時強調,抓緊推出北交所指數,營造優良金融生態,鼓勵投行、資管等機構開發產品、拓展業務,積極吸引長期投資者和外資參與。證監會網站5月10日消息,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研究推出北交所指數和混合交易制度。北交所相關人士也多次公開表示,研究發布北交所指數,動員市場開發指數產品,推動落地北交所混合交易等制度,豐富市場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著力降低市場參與成本,增加交易便利。
“目前,推出北交所指數時機基本成熟,已具備指數編制方案、板塊運行、樣本數量、技術準備四大基礎。”在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看來,北交所指數推出的關鍵在于上市公司的基礎數量。樂觀預期,北交所指數方案有望在上半年亮相。新三板業內人士崔彥軍認為,從平穩運行周期和標的數量來看,推出北交所指數的時機已經成熟。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考慮到樣本股代表性等因素,推出指數需謹慎。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推出北交所指數,前提是上市公司數量足夠多,至少100家或更多,這樣才會有選擇余地。
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
在各方人士看來,推出北交所指數,有助于營造優良金融生態,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
“目前投資者只能了解個股漲跌情況,缺乏全局觀。指數可以及時反映北交所股票整體行情,吸引長期資金進入北交所市場。”崔彥軍說。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初具規模后,編制北交所指數將有效改善投資者結構,擴大多元化投資者群體。公募基金或理財公司通過開發指數型投資產品,可為北交所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
“北交所指數推出后,公募基金將可根據北交所指數研發指數基金,不符合投資準入要求的投資人可通過公募基金參與投資北交所市場。同時,北交所指數標的實行動態調整,有助于激勵北交所上市公司規范經營、做大做強。”廣東力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說。
圍繞推出北交所指數、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等方面,中信建投總經理李格平建議,北交所應充分發揮地處首都、大型金融機構總部集聚的優勢,推動更多市場機構盡快發行主要投資北交所上市企業的金融產品,穩定市場估值,聚攏市場人氣,提高市場流動性,提升價格發現效率,增加北交所市場吸引力,使其真正發揮“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功能,增強資本市場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
指數編制需考慮特殊性
基于個股市值、流動性差異均較大的現實情況,市場人士認為,北交所指數的編制需要考慮其特殊性。
“北交所市場中個股市值差異較大,權重的設置需要重點考慮;北交所市場中個股流動性差異較大,需要考慮指數產品化的可行性,設置30或50指數更合適。”申萬宏源專精特新首席分析師劉靖表示。
周運南認為,北交所服務的多是“更早、更小、更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總市值普遍較小,波動性較大,因此在選擇成份股時更要注重代表性,以及權重比例設計的合理性。在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看來,北交所指數樣本可選取30家至50家,未來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可對樣本股進行適當調整。要選取各個行業有代表性的公司,也應選取具有北交所市場特點的公司。
此外,北交所指數的編制將注重突出創新屬性。“要根據上市企業市值合理劃分其對于指數的影響權重。要防止部分上市企業權重過大而使指數失真,不能充分反映絕大多數上市企業的實際情況。與大盤指數相比,北交所指數將更多反映中小創新型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說。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