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杜雨萌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符合科創屬性的數字化文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建議,后續可適度放寬數字化文化企業的上市融資標準,繼續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
文化類A股公司達148家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文化類A股上市公司達148家,IPO募資額合計971億元。
“數字化文化類企業大多屬于輕資產類公司,由于這類企業的知識產權價值難以被有效評估,因此存在融資難的現象,而支持符合科創屬性的數字化文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將有效解決這類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支持其做優做強。”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企業類別來看,當前科創板企業大多為芯片類企業、醫藥生物類企業,但“科創”并不單單局限于這兩類企業,推動更多數字化文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將使科創板上市公司更加多元化。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金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支持數字化文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需要關注如何借助資本市場為數字化文化企業融資提供更寬廣的渠道。同時,應關注如何借助數字經濟變革,培育一批有市場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培養數字化文化企業的“巨無霸”。
《意見》還提出,要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在文化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呈現等領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業,引領文化產業數字化建設方向。
“《意見》中提到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業,意在以政策定向支持的方式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這將帶動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到文化產業中,包括國企、央企、民企等,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我國文化產業。”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我國文化產業將繼續向規范化、法治化、產權化方向轉變,有序健康發展將成為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也必將帶動企業的創業熱情,將有更多資本進入中國的文化產業。
文化金融生態初現
在金融支持方面,《意見》還提出,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應文化數字化建設特點和需求的信貸產品,引導文化企業合理運用各類債務融資工具優化融資結構。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和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文化金融生態已初步建立。”金巍指出,疫情暴發以來,文化金融也承擔著助力文化企業復工復產和為相關經濟領域注入活力的重要任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6.5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906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6.0%,兩年平均增長8.9%。
“從方向上看,近幾年文化金融逐漸向數字化文化產業傾斜。”金巍表示,從市場角度來看,資本會選擇有競爭力的行業和企業,這是市場規律。后續監管部門需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和投融資環境。一方面要為數字化文化企業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寬松的運營空間,給投資者更多信心。另一方面則要降低數字化文化企業的融資成本,建立健全相關金融服務機制。
在陳靂看來,當前,數字化文化產業仍處于發展探索階段,大多數相關企業為中小企業。基于此,建議后續對此類數字化文化企業在上市融資標準方面適度放寬,讓更多企業能夠實現上市融資;此外,還要完善無形資產評估制度,健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同時提供配套金融服務,激發創新活力。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