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近期,民營企業利用信用保護工具債券融資漸成氣候。晶科科技、重慶龍湖、新希望保理、海通恒信等民企成功發行債券,為當前破解民企“融資難”帶來一股新風。參與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的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龍頭券商,還得到中證金融的鼎力支持,探索出民企融資增信的新路徑。
今年3月份,證監會推出推動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的七項舉措,明確鼓勵市場機構、政策性機構通過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上交所市場積極響應,全力支持民企合理債券融資,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這是初心,也是使命。”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多筆民企信用保護工具
在上交所創設落地
據記者觀察,近期有多筆民企信用保護工具在上交所創設落地,支持晶科科技、重慶龍湖、新希望保理、海通恒信等多家民營企業融資24.03億元。
其中,晶科科技、重慶龍湖成為中證金融以自有資金,與承銷機構聯合創設信用保護工具支持民企債券發行的首批項目。作為民營上市公司,晶科科技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綠色碳中和、鄉村振興光伏電站項目。民營地產企業重慶龍湖,則通過信用保護工具的創設,有效暢通其融資渠道,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據悉,美的置業也將在民企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的支持下,在上交所發行公司債券。
此前,已有多筆信用保護工具業務落地,助力民企債券融資。中信證券以中信證券-新希望保理農業普惠8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鄉村振興)為參考債務,創設信用保護憑證。其融資的基礎資產均來源于新希望保理旗下兩類惠農產品投放所形成的保理債權,將有效幫助農戶擴大產能,增收創收。另有海通證券則以海通恒信小微17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先進制造)為參考債務賣出信用保護合約,支持底層小微企業多層次的融資需求。
數據顯示,上交所市場已創設民企信用保護工具44.94億元,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225.38億元,受惠企業有紅獅集團、亨通光電、南山集團、特變電工、南京鋼鐵、伊利集團等。信用保護工具的發展,在疏通民企債券融資渠道,降低民企融資成本,引導投資者對民營企業的預期,逐步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等方面,正在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15家券商成上交所
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
“從產品特性上來說,信用保護工具是對沖信用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信用保護工具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在受保護期限內,如果債券發生支付違約、債務重組等信用事件,賣方將依照約定向買方支付相應的金額。通過這種方式,類似于給所發行的債券上了一份保險,成為一種有效的增信工具,有利于推動債券成功發行。”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自交易所市場于2018年推出信用保護工具以來,這一產品由試水到逐步推廣普及,發揮了市場工具在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積極功能,獲得了發行人、承銷機構及投資機構的廣泛認可。
晶科科技及新希望保理的相關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債券/ABS發行+信用保護工具創設”的方案,幫助企業解決了信用評級不高、增信措施相對有限的問題,引導市場化投資人積極參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和認可,在極大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基礎上,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改善債務結構。
中信建投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董事會秘書王廣學告訴記者,“信用保護工具的創設,一方面,可以利用債券市場投資人風險偏好的差異,通過‘低保險費’的設置,吸引風險保守型的投資者認購民營企業債券。另一方面,通過改變傳統擔保與債項綁定的固定模式,投資人可以將信用保護和債項分離進行投資,提高了債券發行和信用保護的靈活性。此外,與擔保機構向發行人收取擔保費不同,信用保護工具的創設機構是直接向投資者收取保險費,因此不會提高發行人隱性的融資費用。”
確實,隨著信用保護工具業務的不斷發展完善,投資機構對配置該產品也日漸持歡迎態度。萬家基金表示,隨著不斷深入參與信用衍生品市場投資,萬家基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立體識別實體發行人的償債能力,有效甄別信用風險,平衡公募基金的社會責任和資產管理機構的受托義務。
作為信用保護工具最主要的賣出機構,目前已有17家證券公司成為上交所信用保護合約核心交易商,15家證券公司成為上交所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
“信用保護工具業務正在為證券公司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吸引越來越多的證券公司開展業務,這一產品也有助于提升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定價水平。”上述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鄒迎光表示,“借助信用保護工具,可以積極修復市場機構對民營企業發行人的信心,有助于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中信證券作為交易所首批信用保護工具核心交易商和信用保護憑證創設機構,一直致力于運用信用衍生工具支持實體企業尤其是優質民營企業融資,不斷夯實金融服務實體的目標。”
記者從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等市場機構獲悉,近期,兩家券商也將計劃在上交所創設信用保護工具,積極支持民企債券融資。
(編輯 何帆)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