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方面成績顯著,IPO數量和募資規模雙升。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12月8日,年內A股市場共有461家公司(包括北交所新上市11家公司)首發上市,較去年同期增長29%;首發實際募集資金達4634億元,同比增長5.6%。
從上市板塊來看,今年注冊制下科創板新上市公司150家、創業板新上市公司183家、北交所新上市公司11家,合計344家,占比為74.6%。
“今年IPO主要集中在創業板和科創板,在IPO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平均募資金額有明顯下降。”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在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規模較小,募集資金總額較小。
對于今年IPO數量和募資規模實現雙升,陳靂認為,一方面,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滿足越來越多企業的IPO需求,使得今年A股IPO數量及募資規模實現較快增長;另一方面,“十四五”規劃落地等為部分行業帶來發展新機遇,企業通過IPO融資以投建新項目或維持現金流穩健的意愿不斷提升。
分行業來看,新興產業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年內新增的461家上市公司中,生物醫藥(49家)、機械設備(73家)、電子(47家)等三大行業募資金額居前,分別為553億元、500億元、494億元,對應企業數量合計169家,占比為37%。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注冊制改革成效顯著,我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生物醫藥、機械設備、電子等行業科技含量高,符合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行業景氣度高。
陳靂進一步表示,“十四五”時期,新能源相關產業鏈、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通信技術、醫藥生物等領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而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以醫療器械為首的醫藥行業業績增長較快。這也促使相關領域企業通過IPO融資擴大規模或開拓新業務。
周茂華表示,注冊制改革落地以來,A股引入大量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壯大了上市公司隊伍,同時也為A股市場增添了科技創新元素,逐漸弱化以往傳統周期行業為主導的市場特征。從這一兩年引入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來看,有不少屬于新經濟領域的頭部企業,這些企業正處于高速成長階段。引入高成長的科技創新企業,有助于A股市場形成優勝劣汰機制。
談及未來A股IPO或將呈現哪些趨勢?陳靂表示,未來A股IPO將以科技創新型企業為主。隨著證券市場開放不斷推進、注冊制不斷深化,我國金融市場資金或將傾向于選擇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較大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IPO募資不足、首日破發等現象將趨于常態化。
“我國資本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和潛力,隨著北交所加快發展以及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未來A股市場IPO數量和募資規模將不斷擴大。”周茂華說。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