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迎客,首批上市公司81家。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力已顯著提高。為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北交所的設立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戰略布局。
做好三個“吸引”
連平表示,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推出,顯著地提升了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能力,但在對支持更小、更新的中小企業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北交所的建立和新三板的改革是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戰略布局,將有力地提升我國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功能。
為了更好地發揮原新三板分層機制的優勢,將北交所建設成融資有活力、投資有潛力的資本市場,連平認為,北交所可以通過做好三個“吸引”,將其打造成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一是吸引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增強北交所交易流動性。在堅持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北交所可以考慮分步驟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實現投資者擴容。首先,可以推動公、私募基金參與北交所二級市場交易,鼓勵公募基金公司發起以北交所為主題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在二級市場股票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還可以考慮發行指數和指數類基金產品。其次,可以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監管標準,比肩科創板和創業板,打好制度基礎。未來可以進一步優化投資者適當性規則,吸引更多個人投資者參與到北交所二級市場交易中來。
二是吸引創新型中小企業,發揮北交所直接融資功能。打造一個功能強大的交易所,就必須要引入、培育和造就一批成功的上市公司。為了貼合中小企業實際需要,建設符合中小企業發展特點的體制機制。在助力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未來北交所制度創新可以專注于降低制度成本和提供全口徑服務兩個方向。降低制度成本體現在簡化發行流程等方面,提供全口徑服務則是指通過北交所“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用不同層級的不同功能對接中小企業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需求。
三是吸引私募股權基金,強化基礎層、創新層的交易功能。基礎層、創新層的投資者畫像和私募股權基金吻合度較高。然而,在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中,雖然允許滿足出資條件的企業法人和合伙企業、經行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等理財產品投資基礎層和創新層,讓不同組織形式的私募股權基金可以投資板內掛牌企業,但私募股權基金并未作為單獨的投資者類別在辦法中予以提及或強調。北交所的制度創新給私募股權基金選擇標的和投后退出都創造了便利,使之有興趣也有激勵參與到市場的交易中來。如果能夠配合稅收優惠等政策優惠,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加入基礎層和創新層的交易中來。
理順兩方面關系
連平認為,為充分發揮北交所和新三板服務中小企業的功能,未來需要理順兩方面關系,一是北交所與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之間,以及北交所與主板市場、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關系。二是北交所和科創板、創業板之間的錯位發展關系。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北京證券交易所是“龍頭”,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是基礎,要發揮好北京證券交易所的“龍頭”撬動和“反哺”作用,不斷做活做強創新層和基礎層。
在這樣的定位之下,連平認為,需要對北交所、新三板創新層和基礎層進行差別化定位。基礎層可以有針對性地服務初創型企業的融資需求,發揮類似“撮合”初創企業和創業投資基金的功能,建議基礎層的投資者群體以私募股權基金為主。
創新層可以有針對性地服務成長期中小企業的再融資需求,發揮類似“撮合”中小企業B輪至D輪再融資的功能,可以有兩個定位,一是協助“撮合”成長期中小企業對私募股權基金和其他類型投資者的定向再融資;二是通過競價機制形成成長期中小企業股權的合理價格。
“北交所還可以針對性地服務成熟期中小企業公開市場融資需求和股份轉讓需求,提供高效的公開市場融資交易服務。”連平認為。
(編輯 上官夢露)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