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從9月2日“北交所”的名字第一次在北京響起,市場參與各方不約而同地邁入北交所“備戰時間”,歷經74天的全力以赴,現已“各就各位”,靜待新奔赴。
北交所建設跑出新速度
制度先行是第一步
回望74個日夜,周末、中秋、“十一”等節假日,對北交所一系列制度規則的設計參與者而言,都僅僅是日歷上的一個普通數字,日常加班趕工更是常態,一位親歷者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恨不得把時間掰開用”。
的確,在北交所開市籌備過程中,制度先行是關鍵。制度規則方面,證監會層面的相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已全部發布;北交所層面業務規則已發布51件,涵蓋發行上市、融資并購、公司監管、證券交易、會員管理以及投資者適當性等多方面,形成了北交所自律規則體系。
機構設置方面,北交所內部機構配置、人員配備均已到位,上市委員會、并購重組委員會、復核委員會、紀律處分委員會已完成組建。
技術系統方面,北交所開市涉及的技術系統已完成改造升級,各證券公司、信息商和基金公司已完成柜臺系統、周邊系統和行情系統配套改造,前期已順利通過一次仿真測試、兩輪全網測試、一次壓力測試、并實施了一次全市場通關測試。
歷經兩個多月的忙碌奔波,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于11月12日20:15發布了一條朋友圈稱,這些年始終堅信新三板的明天會更好,伴隨著北交所鳴鐘開市,理想將變成現實,祝福北交所,祝福新三板。
而全國股轉公司一位工作工作人員也曾在某日深夜12點一批規則發布后慨嘆,“那美好的一仗,我已經打過”。
某大型券商從事技術支持的王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緊跟北交所節奏進行系統改造,“兩個多月以來,公司就是我家”。
中金公司透露,截至10月28日,中金財富已完成集中交易系統、賬戶系統、周邊交易系統(網上交易、電話委托等)的北交所股票交易、賬戶管理等功能改造與測試工作。
中信建投證券投行委委員、股權資本市場部行政負責人陳友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交所建設跑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新速度。各項制度陸續發布,數輪測試密集展開,為北交所順利開市打下堅實基礎。
上市公司欣然赴約
投資者踴躍參與
制度“開門迎客”,上市公司作為市場的基石自然“欣然赴約”。目前,首批81家上市公司已完成“集結”,包括10家已完成公開發行等程序的公司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存量精選層公司平移至北交所上市。整體來看,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充分體現了其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
對于北交所,在上市公司之外,投資者是另一至關重要的群體。中金公司方面透露,截至11月9日,中金財富北交所權限開通數共計7.6萬戶。而截至11月12日,累計有超210萬戶投資者預約開通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權限,開市后合計可參與北交所交易的首批投資者超400萬戶。
“據我了解,許多進取型投資者都提前了解北交所的政策信息,這是出于對北交所的興趣和期盼,而投資者熱情高漲的同時也要堅持理性投資。”政信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何曉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交所不僅對新開戶的投資者是一個新市場,對于新三板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新市場,因為投資者數量、結構等都發生巨大變化,這也將是一個逐步探索、完善的過程。
機構投資者方面,為支持行業機構圍繞北交所開發設計新基金產品,證監會近日準予注冊8只北交所主題公募基金。北交所主題公募基金采取2年定期開放的運作方式,約定80%以上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北交所股票,可以為北交所帶來增量長期資金。
何曉宇認為,北交所吸引了大量海外資金和理財資金向資本市場涌入。隨著“房住不炒”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居民財富轉移配置權益資產方興未艾,這對券商行業構成長期利好。
此外,證券公司積極參與北交所會員資格申請,目前首批112家證券公司成為北交所正式會員。
中信建投證券便是上述112家會員中的一份子。記者了解到,在首批81上市公司中,中信建投證券擔任錦好醫療、云創數據、同惠電子、永順生物等12家公司的獨家保薦券商,保薦數量位列第一位。
此前并未把新三板業務作為重點方向的部分券商也開始發力。中金公司表示,公司已經建立起由公司領導掛帥、主要管理層全部參與的北交所業務專項工作指導小組,動員了包括投資銀行部、研究部、股票交易部、中金資本、中金財富在內的多部門、跨專業支持中金公司北交所業務發展,形成投行、投資、研究、經紀、做市等部門高效協同聯動機制,能夠實現對創新型中小企業資本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
“各大券商從‘設立北交所’官宣之日起就全力籌備,為了能應對大量涌入的交易委托,其間還根據證監會安排經歷了數輪壓力測試。”此外,何曉宇介紹,自北交所相關政策正式推出以來,各大券商高度重視并迅速組織相關團隊第一時間完成了對制度框架、更新細則的解讀,在全公司、全市場層面展開推廣學習,以便更快、更好地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優質資本市場服務。
陳友新透露,“經紀、交易、投資銀行等各項業務準備工作也都在緊密推進。可見,個人及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熱情持續提升,增量資金供給持續增加,將給未來市場的平穩向好運行提供基礎。”
“市場參與各方已吹響‘集結號’,靜候北交所開市。”何曉宇認為,隨著基礎制度的到位,機構投資者參與方式的明確,券商人才、技術的準備,個人投資者開戶的踴躍,北交所將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重頭戲。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