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價格正在產生顯著分化,高價發行雖仍司空見慣,但是低價發行也開始習以為常了。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注冊制下的創業板和科創板年內累計有182家IPO企業披露了發行市盈率等數據,扣除2家尚未盈利企業,平均市盈率為30.82倍,其中84家發行市盈率不足23倍,占比46.67%。
市場人士分析,從國際市場上來看,美股、港股都有類似的特點。雖然企業符合條件都能上市,但是估值、定價情況會出現非常大的差異,而且會兩極分化,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IPO發行市盈率的分化使得優質公司更容易融到目標資金,而一些質地一般的公司可能無法足額募資。這一方面有利于增強IPO對優質公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則降低了質地較差公司上市的動力,從而引導IPO生態實現優勝劣汰,推動IPO生態健康發展。”開源證券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IPO定價顯著分化
A股仍然是全球最活躍的IPO市場之一。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年內A股已上市企業累計募資金額達到2146.20億元。
從單筆融資規模上來看,上市公司規模整體偏小,金額最大的一筆募資為三峽能源IPO,募資227.13億元;最小的一筆IPO募資則僅有1.06億元。
按上市板塊劃分,試點注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仍然是IPO大戶,年內科創板IPO企業數量為89家,創業板IPO數量為88家,兩者合計177家,占A股總IPO數量的70.23%。
值得關注的是,注冊制之下IPO發行定價出現了顯著分化。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包括已上市和已招股的公司在內,創業板和科創板共計有182家公司披露了發行市盈率等數據。其中,發行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有5家,分別為諾禾致源、歐林生物、中望軟件、和林微納、奧泰生物。諾禾致源的發行市盈率高達231.51倍,同期披露的行業平均市盈率為35.67倍,該公司通過IPO募得資金5.13億元。另外,還有13家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于50倍。
整體來看,扣除2家尚未盈利企業,180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30.82倍。
不過,低價發行的公司顯然也在增加。Wind數據顯示,同期有84家公司發行市盈率不足23倍,占比高達46.67%。其中,發行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有13家,曉鳴股份的發行市盈率僅有7.98倍。
孫金鉅表示,“科創板和創業板實施注冊制改革,市場化詢價以來新股定價也趨于市場化,而市盈率僅是新股定價的方式之一。注冊制改革之后引入了眾多創新創業型企業,也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因而定價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包括DCF、DDM、PS、EV/EBITDA、EV/研發投入等等。目前,我們可以看到部分公司的發行市盈率低于23倍,甚至為負,但也要看到有不少公司的首發市盈率高于30倍、40倍。這一現象很好地體現了注冊制下詢價機制的高度市場化,定價環節充分反映了市場對IPO公司的股價預期。”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也表示,新股發行定價分化,一方面是注冊制大背景下,很多企業都能上市。不同企業的發行定價都可能出現不同的情況,注冊制更具有這種包容性;另一方面,注冊制背景下IPO常態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了破發的現象,導致企業估值和定價也越來越趨于理性。
新股套利空間縮小
隨著發行定價的不斷分化,市場對于注冊制之下的定價機制變革也越來越關注。
“IPO是資本市場一、二級聯動的樞紐,價格是核心因素,價格或高或低對于一、二級市場都會產生深遠影響。”有券商投行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付立春認為,從市場化定價的結果來看,注冊制下的價格分化,一定程度上抹平了一、二級市場的一個價差,防止二級市場爆炒和一級市場Pre-IPO的投機,從而讓這個市場的流動性更充分。
孫金鉅也認為,IPO發行市盈率的分化可以強化A股融資定價能力,在IPO階段即開始對公司實施扶強去弱,引導A股走向優勝劣汰的良性生態循環。同時,IPO發行市盈率分化使得上市公司首發估值更客觀合理,可以減少很多公司上市后股價持續下跌的現象,從而改善投資環境。此外,IPO發行市盈率分化可以減少新股的套利空間,降低新股炒作的風險。
“IPO發行市盈率分化是注冊制市場化定價結果的體現,伴隨著注冊制改革推行逐漸進入‘深水區’、投資標的的增多和投資者專業性的提升,注冊制制度下的優勝劣汰效應也會逐漸體現。”國金證券投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他也指出,不能把注冊制下的IPO形容成單純的“扶強去弱”,當前注冊制下多元化的上市標準設計,也把空間給與了更多擁有硬科技、硬實力、規范經營但目前尚未充分發展的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低、IPO融資多寡,歸根到底取決于投資者對企業未來價值的判斷。注重技術、規范經營、用心發展的企業,注冊制資本市場將給予機會,而故步自封、目光短淺、企圖蒙混過關的企業,長此以往也終將被市場淘汰。
投行慎接“弱勢”項目
事實上,隨著IPO發行定價更加市場化,投行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一些弱勢項目出現了發行難、高價發行更難的局面,很多公司募資額有限,投行展業性價比明顯降低。
從募資金額上來看,上述統計的182家公司中,有120家的募資額低于各自招股書中的計劃。
隨著眾多小公司“貼地”發行,保薦人壓力越來越大,與發行人之間的博弈也進一步加大。很多公司經營質量一般,發行總額較小的項目都是以保證發行成功率為主,這類企業在上市過程中的話語權開始變小,上市就“暴富”的預期也開始降低。
一位投行人士此前曾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發行市盈率下行,募資金額不足預期的情況頻頻出現,也使得一些團隊主動規避“弱勢”項目。
“一個項目無論大小,團隊人員都要付出時間,最后發行市盈率偏低,募資也少,留給投行的利潤空間就小。這些公司上市之后可能發展前景也有限,后續給券商帶來的業務可能也不多。”該投行人士表示。
前述國金證券投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對于企業來說,IPO上市不再是簡單的“一錘子買賣”,企業如何抓住發展的核心價值,關注自身業績,正確向市場傳遞價值,將在企業后續發展和融資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于投行來說,核心競爭力不再僅僅是“帶隊闖關”能力,如何挖掘企業亮點、梳理推介邏輯,并將之傳遞給市場等定價承銷能力也受到了多方面的考驗,成為未來區分投行業務能力優劣的重要因素。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