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行業文化是證券經營機構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功’和根基。”5月22日,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七次會員大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守正篤實推進證券業文化建設。
市場人士認為,推進文化建設需久久為功。未來,證券行業要適應注冊制要求,從“以牌照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投行要從“打獵”文化轉向“種地”文化,挖掘培育出優質企業。
“十要素”
明確文化建設核心
2019年11月份,在證券基金行業召開的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易會滿提出“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文化理念,全行業逐步形成共識并付諸積極行動。
彼時,易會滿還提出了行業文化建設分階段的發展目標和路線圖,其中,2021年為全面推進期,這個階段要基本建成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行業文化制度機制和生態體系。2022年以后,不斷強化、鞏固行業文化建設成果,持續推進行業文化建設。
今年2月28日,在總結證券公司文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最佳實踐,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發布推廣《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十要素》(以下簡稱“十要素”),從觀念、組織、行為三個層次,提出落實行業文化理念的具體行動指引,得到了全行業的積極響應。
“這項工作是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支柱,要從小事抓起,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在行業倡導新風氣、樹立新形象,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支撐。”易會滿如是說。
具體來看,“十要素”為平衡各方利益、建立長效激勵、加強聲譽約束、落實責任擔當、融合發展戰略、強化文化認同、激發組織活力、秉承守正創新、崇尚專業精神以及堅持可持續發展。
“‘十要素’是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綱領文件,為證券公司文化建設工作指明方向,明確了工作內涵和要求,全體從業人員需要認真學習領會。”華泰聯合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張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證協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貫徹落實“十要素”是下一步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工作。
在“十要素”出臺之前,2020年3月份,中證協發布《證券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實施細則》,2020年8月份,中證協發布《證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準則》。此外,為推動證券公司文化建設有效落地,中證協要求各證券公司結合自身特點,研究提出公司文化理念,制定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在中證協網站公示。截至2020年底,按照合并口徑共有116家證券公司報送了《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并定期更新文化建設工作推進落實情況。
“自2019年11月份以來,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推進,各證券公司在形成文化理念、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機制、加強人員管理、優化考核激勵、加大培訓宣導、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均取得一定進展。”中證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投行需從“打獵”文化
轉向“種地”文化
對于當前行業文化中存在的問題,易會滿強調,需要加快補齊工匠精神、專業精神、投資者保護意識以及良好職業操守等短板,糾正過度激勵、短期激勵等不良風氣。
“當好資本市場‘看門人’,證券公司要認真履行中介把關責任,強化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將保薦工作重心由項目‘可批性’轉移到‘可投性’,努力為投資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標的。”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賀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投行而言,需加快推進由“打獵”文化轉向“種地”文化,深度伴隨重要戰略客戶共同成長。
對于投行,易會滿提出,為更好發揮投資銀行價值發現的作用,行業機構要進一步突出專業能力的核心地位,不斷提高專業水平,適應注冊制要求,加快從通道化、被動管理向專業化、主動管理轉型,切實提升保薦、定價、承銷等核心能力。
張雷認為,投行最重要的工作是價值發現和價值判斷,幫助發行人以合理價格進行證券化或融資,投行應逐步從被動“跟投”轉向主動“投資”,發掘保薦更優秀的擬上市企業,真正把企業培育好,而非急于求成。
久久為功
厚植“忠、專、實”行業文化底蘊
對于證券行業文化建設,易會滿表示,希望大家切實擔負起行業文化建設的主體責任,把文化建設融入公司治理,推動公司文化與發展戰略深度融合,努力把文化建設與專業能力建設、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文化傳承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合規、誠信、專業、穩健”在全行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久久為功厚植“忠、專、實”的行業文化底蘊,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
賀青認為,文化建設問題的產生有其客觀、現實的歷史和環境因素。必須歷史地、辯證地看待這些問題及其成因,要基于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文化建設問題的解決。
據記者了解,未來,中證協將從以下七個方面進一步全面推進行業文化建設工作:
一是以發布、推廣“十要素”為抓手,督促行業在文化建設中具體落實,推動行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化;二是持續加強從業人員道德風險防范和聲譽約束;三是強化從業人員廉潔自律管理;四是組織開展典型標桿評選工作;五是持續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六是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宣傳引導;七是突出社會責任導向,提升行業社會形象。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