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證監會在其官網發布了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的主旨演講內容。
此次演講主要涉及資本市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擔當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資本市場實現結構性改善、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等四個方面。其中,對于最近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的高比例撤材料等熱點現象,易會滿在演講中也進行了回應。
他表示:“最近,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了高比例撤回申報材料的現象,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看,并不是說這些企業問題有多大,更不是因為做假賬撤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
記者注意到,在近期撤材料的擬IPO公司背后,保薦機構的類型多種多樣。整體來看,頭部券商的表現不容樂觀。據統計,今年來,所有撤材料的注冊制IPO企業中有10家企業背后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中信證券也成為今年來撤材料IPO項目最多的券商。
進一步強化中介把關責任
最近IPO現場檢查中出現的高比例撤材料現象引發了市場的較多關注。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20日,今年來短短3個月不到的時間里,科創板有28家公司終止審核,其中有26家公司終止審核的原因為主動撤回IPO申報材料。而去年全年,科創板終止審核的企業數量只有41家。與此同時,截至目前,今年來,創業板有多達45家擬IPO企業撤回了申報材料,而去年全年這一數字僅為21家。
對此,易會滿在上述演講中進行了回應。他表示:“最近,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了高比例撤回申報材料的現象,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看,并不是說這些企業問題有多大,更不是因為做假賬撤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從目前情況看,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對此,我們正在進一步分析,對發現的問題將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帶病闖關’的,將嚴肅處理,決不允許一撤了之。要進一步強化中介把關責任,督促其提升履職盡責能力。監管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加快完善相關辦法、規定。”
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門華東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實現場檢查只是其中一點,預計今年對IPO的監管、審核的全面收緊將是大背景。現在的政策基調是要求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兩年上市的一些公司質量也確實可能有問題。”
對于“注冊制要不要審”這一問題,易會滿明確表示:“由于股票公開發行涉及公眾利益,全球主要市場都有比較嚴格的發行審核及注冊的制度機制和流程安排。美國監管機構有龐大的專業團隊分行業開展審核工作。中國香港交易所和香港證監會實行雙重存檔制度,均有審核,只是側重點不同。因此,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現在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交易所都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證監會注冊環節對交易所審核質量及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進行把關并監督。從實踐情況看,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
中信成撤材料最多券商
據統計,在近期撤材料的擬IPO公司的保薦機構類型多種多樣,既有投行業務市占率歷來居前的頭部券商,也有剛在投行領域發力的中小券商。但整體來看,頭部券商的表現不容樂觀。
以上述今年來45家撤材料的擬創業板IPO企業為例,其中有6家企業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3家的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2家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1家的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可見,一些擬IPO企業即使有“三中一華”護航,也仍然在今年“沖關”失敗。
此外,一些中小券商也有多個項目撤材料。例如今年來撤材料的擬創業板IPO企業中,有3家企業的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2家的保薦機構為中天國富,東海證券、國盛證券也各有1家負責保薦的企業撤了材料。
與此同時,在上述今年來26家撤材料的科創板擬IPO企業中,各有4家企業的保薦機構分別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3家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至此,今年來所有撤材料的注冊制IPO企業中,有10家企業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中信證券也成為今年來撤材料項目最多的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易會滿在此次主旨演講中著重強調了中介機構在注冊制改革下應承擔的更大職責。他表示,這兩年來,證監會推動刑法修正案(十一)出臺,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行為大幅提高懲戒力度。
此外,對發行人和中介機構“一案雙查”,實施中介機構資金罰和資格罰并重,加大對中介機構追責力度。
應更多關注國內因素
對于一些最近市場關注度較高的話題,易會滿在此次主旨演講中也作了表態。
近年來,市場掀起了一輪“買基金熱”,“日光基”頻頻出現。不過,隨著今年春節后不少基金凈值出現波動,“日光基”數量已大幅減少。不少基金今年來的市場表現也明顯受到了機構“抱團股”集中下跌的拖累。
就這兩年公募基金等資管行業發展比較迅速、投資者購買基金的比例快速提升的現象,易會滿在演講中指出,這是很好的趨勢性變化。“但資管行業能否適應財富管理的新趨勢新要求,需要我們認真評判,盡量解決不平衡問題,縮小供需質量缺口,不能反復走彎路。今后重點是要立足中國國情,促進行業端正文化理念、提升專業能力、改善業績考核、優化業務結構,體現差異化發展路徑,真正取得投資者信任,做到自身價值和投資者價值共成長,為投資者結構改善作出更大貢獻。”
對此,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宗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資管行業必須適應財富管理的新趨勢與新要求,這直接關系到我國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的成效。中國資本市場踐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需要不斷引入中長期資金,提高機構投資者比重。但同時也有必要引導機構投資者的理性化與長期價值,實現資管機構與資管產品持有人的利益共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中國資本市場韌性,更好地促進投融資平衡。”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資管機構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來研發具有自身特色的資管產品,比如保險公司做資管產品應該跟其主業保險掛鉤;銀行的資管產品應該以中短期理財為主;基金公司的權益類投資則是最大的優勢。不同金融機構的資管產品應該充分發揮自己主業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夠差異化發展,更加豐富地滿足家庭理財和投資者財富管理的需要。
他進一步表示:“無論是哪一種金融機構開發的資管產品,都應該盡可能地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這個大方向的引導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應盡可能地規避短炒的理念,為投資者投資結構的優化、財富管理的理性提供足夠的產品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易會滿在此次主旨演講中還提到了近期市場出現的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部分學者、分析師關注外部因素遠遠超過國內因素,對美債收益率的關注超過LPR、Shibor和中國國債收益率,對境外通脹預期的關注超過國內CPI。”對此,易會滿表示:“對這種現象我不作評價,但對照新發展格局,建議大家作些思考。”
對此,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陳洪斌認為:“在中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的情況下,中國與全球市場的融合度隨之不斷上升,也使得更多人開始關注海外資產價格及其對中國資產價格的影響。但是要注意到的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資產價格歸根到底還是由其內在因素決定的。易會滿主席的發言所透漏出的信息是:學者、分析師等需更加關注中國內部的發展形勢,外部因素僅是參考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不能主次顛倒,要立足于國內大循環。”
同時,易會滿還就未來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談了看法:“下一步,我們將堅持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對機構設置,開辦業務、產品持開放支持的態度。但同時,我們也要注重統籌開放與防范風險的關系,當前要注意兩方面情況。一是防范外資大進大出。對于資本正常的跨境流動,我們樂見其成,但熱錢大進大出對任何市場的健康發展都是一種傷害,都是要嚴格管控的。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加強研判,完善制度,避免被動。二是妥善處置中概股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尋求與美方相關監管機構加強合作,多次提出解決方案,但始終未得到全面的積極的回應。我們堅信,合作是共贏的選擇,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坐下來,分歧只能通過協商來解決,別無他路。”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