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施行,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近30年來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直擊資本市場焦點難點問題,夯實了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為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
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注冊制穩步擴圍、投資者保護全面升級、監管“瘦身”、懲治違法違規行為取得明顯成效。法治供給的進一步有效增加,不僅強化了監管執法效率與效能,也重塑了資本市場的生態。
法治興則市場興,法治強則市場強。新證券法的落地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邁上新臺階。面向未來,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仍舊不會停步,將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一路護航。
夯實資本市場深改的法治基礎
專家認為,新證券法是資本市場法制體系的“基本盤”,為資本市場推進全鏈條、全領域、全流程改革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公開表示,證券法修訂通過后,證監會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法律學習好、落實好,尤其要把握好證券法施行的開局之年,將2020年作為資本市場的法治建設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推進年。
專家認為,新證券法是資本市場法制體系的“基本盤”,為資本市場推進全鏈條、全領域、全流程改革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
首先,新證券法按照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基本定位,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同時,考慮到注冊制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新證券法授權國務院對證券發行注冊制的具體范圍、實施步驟進行規定,為有關板塊和證券品種分步實施注冊制留出了必要的法律空間。
自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到目前已有9個多月。這9個多月以來,以新證券法為指引,注冊制改革平穩快速推進,從科創板的增量市場,推廣到了創業板的“存量+增量”市場。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13日,新證券法實施以來注冊制下科創板、創業板IPO企業共202家,占其間A股IPO總數的比例為56.11%,總計首發募資2601.24億元,占其間A股全部IPO募資的比例接近七成。
在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實現擴圍的同時,提質也卓有成效。從審核方面來看,據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科創板審核已經邁入2.0階段,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不變,審核問詢“更精準、更高效、更務實、更協同”。
其次,新證券法明確改革方向的同時,監管部門也正加快制定、修改完善配套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保障改革有序落地。僅7月以來,就有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證券期貨行政和解、欺詐發行上市股票責令回購等多個規則發布或征求意見。
構建有效的“大投保”格局
證券集體訴訟制度為權利受損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便利、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賠償效應能夠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和高壓態勢。
新證券法突出強調了投資者權益保護,使投資者保護呈現更加清晰的格局。
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資本市場已有1.746億投資者,持股市值低于50萬元的中小投資者占比超過95%。以散戶投資者為主體的結構特征決定了證券群體性糾紛通常具有小額、多數的特征。
為此,新證券法設立了投資者保護專章,對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進行了制度再造性設計。特別是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賦予投保機構提起特別代表人訴訟的職能,投資者可以“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方式參與訴訟。
今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相關司法解釋,證監會同步出臺了投資者保護機構參加代表人訴訟的配套通知。隨后,上海金融法院、深圳中院和南京中院相繼出臺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具體規定。
其中,上海金融法院受理了34名個人投資者組成原告向飛樂音響索賠的案件,成為全國首例當事人申請以普通代表人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杭州中院也以代表人訴訟方式開展“15五洋債”虛假陳述賠償案。投資者保護一系列舉措的實施開始進入快車道。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證券集體訴訟制度為權利受損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便利、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賠償效應能夠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和高壓態勢。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劉磊表示,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保護投資者,是各類市場主體的應有之義。加強投資者保護需要市場各方共同參與和支持,需要把“大投保”理念貫穿到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使投資者保護工作落地有聲、落地有效。
落實“零容忍”要求
凈化資本市場生態
截至12月13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今年共開出200多張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沒金額遠超去年全年的罰沒水平,同時,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也顯示,內幕交易案件多發態勢得到了一定遏制。
只有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才能進一步凈化市場生態,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新證券法通過大幅加大證券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完善證券違法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強化證券市場禁入制度、建立誠信檔案規定等,顯著提高了違法違規綜合成本。
今年以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多次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從最高人民法院到證監會,保護投資者的各項制度舉措不斷落地,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活動“零容忍”業已成為各界共識。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今年共開出200多張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沒金額遠超去年全年的罰沒水平。同時,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也顯示,內幕交易案件多發態勢得到了一定遏制。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可以說是當前資本市場建設的重中之重。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在我國資本市場“風清氣正”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不干預”的市場化,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實現資本市場對于資源配置的公允定價和有效優化。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