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制定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專項工作方案
本報記者 姜楠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中辦國辦關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近日,深交所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這是繼深交所制定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工作方案后,推動提高深市上市公司質量、服務國家戰略的又一針對性舉措。
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占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占A股國有控股公司的44%,涵蓋了電子信息、交通運輸、國防科工、機械制造等行業領域,是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深交所高度重視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持續優化監管服務。2015年以來,43家國有控股公司在深交所IPO上市,有力推動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推進國企混改,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期,深市國有上市公司通過IPO、定增、配股、可轉債等股權融資工具實現融資近4000億元,為企業轉型升級、籌集長期發展資金發揮了重要作用;實施152單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達8,531億元,既有橫向的強強聯合,著眼于集中資源、形成合力,又有縱向產業鏈的打通,致力于更好地發揮戰略性重組的聯動協同效應;實施110單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覆蓋面占比為22%,激勵股數占比平均為1.77%,相關工具運用的活躍度和深度均領先市場國企平均水平,為激發核心骨干員工積極性、提升創新發展活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國有企業發行人在深市累計發行固收產品1,607只,融資規模達1.99萬億,積極支持其多元化融資需求。
實踐表明,在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國企改革的框架下,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已成為引導、支持和服務國企改革的基礎力量,形成了良好的改革示范效應和優質創新資本集聚效應。
在國企改革的關鍵階段,中辦國辦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再一次吹響改革的沖鋒號,賦予了資本市場新的使命與責任。在證監會領導下,深交所認真貫徹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緊扣監管與服務職責,聚焦深市市場特色,制定了深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16項具體工作安排,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構建長效機制。明確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支持方向,建立專項工作小組,努力使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前沿平臺和“新高地”。
二是拓展培育深度。深化央企集團、地方國資專業化服務,做精做細“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從源頭提升國企上市后備企業規范水平。推動國有上市公司通過整體上市、并購重組等市場化方式實現資產整合。加快創新產品供給,優化國企改革等重點領域ETF產品體系,推動國資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試點落地和常態化發行。
三是健全基礎制度。優化市場功能定位,積極籌備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支持優質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融資。推動完善并購重組、再融資、收購、減持、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等基礎制度,助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實施混改,推進產權、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優化固定收益產品發行審核流程,提高優質國企發行人產品審核、發行和上市效率。
四是推動質量變革。以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深化與國資委、地方國資監管部門的協作,推進黨建入章全覆蓋,切實提高國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于50%的國有控股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積極助力國資運用退市、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元化渠道,實現“僵尸企業”市場化出清。緊盯關鍵少數,強化其合規意識和敬畏之心,深耕分類監管、科學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
五是深化對接服務。健全常態化走訪交流,豐富專題培訓內容和形式,深入了解國企改革動向和服務訴求,不斷進階監管服務水平。
下一步,深交所將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切實把推動提高深市上市公司質量作為上市公司監管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制度改革,強化監管主責,優化服務水平,全面建設“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助力國有企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
(編輯 孫倩)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