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從長城腳下到黃浦江畔,證監會原上市部主任蔡建春赴任上交所,履新總經理一職,這位監管經驗豐富的證監系統老將,將在資本市場一線監管的圖譜上撰寫新的篇章。
蔡建春的專業性強在證監系統是出了名的,“愛思考,耐心,有獨到見解”是他的標簽,他長期從事債券市場、上市公司監管等領域實踐研究,在宏觀經濟、上市公司治理、固定收益市場與金融衍生品等方面均有豐富的理論基礎,此次赴任申城,業界期待滿滿。
證監老將的監管情懷
蔡建春有著20多年的證監系統監管經驗,他畢業于金融行業的黃埔軍校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初進證監會就在上市部任職,隨后歷任河北證監局、浙江證監局副局長,回歸證監會后主政債券部和上市部,監管實踐豐富。
他愛思考、肯鉆研,在證監系統有著很好的口碑。
“專業,愛思考,善于從監管實踐中總結出理論經驗”是證監會同事對蔡建春的評價,他在公開場合、學術期刊上談對所監管領域的見解看法,在《中國金融》《清華金融評論》等較多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觀點深刻,剖析精準,充分體現了改革的魄力,和走進市場、與國際接軌的開放思路。
最新一次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身份亮相的蔡建春,是在今年4月2日出版的《清華金融評論》上,他用上市公司監管基礎制度初探的話題鋪開了對企業監管的見解,尤其是在穩步推行注冊制,全面推進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讓上市公司監管基礎制度在借鑒成熟市場經驗和立足國情的實踐探索中摸出一條道路,蔡建春有自己的看法。
長期和上市企業打交道,蔡建春認為上市公司監管基礎制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與市場退出。這是現階段A股上市公司監管的重要命題,也是左右各方利益關系體的敏感地帶,市場關注度高,監管難度大,要讓市場參與方均滿意不易,考驗著監管智慧,蔡建春憑借多年經驗,尋找上市公司、投資者、市場化制度三者之間的平衡木。
他提出,信息披露制度是核心,監管者的首要職責在于督促相關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發行人、上市公司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主體,如果從事欺詐或不實披露,必須承擔高昂的違法成本;投資者自主判斷投資價值、承擔投資風險;自律組織、中介機構、社會媒體等力量廣泛參與,持續監督。通過行政、刑事、民事等全方位的責任追究和廣泛的社會監督,形成強有力的制度威懾和聲譽約束,保障制度有效實施,促進市場生態良性發展。他認為,良好的公司治理主要體現為內部治理結構健全、監督制衡有效,能夠保障科學決策和規范經營,相關各方權益得到充分保護。他表示,注冊制準入與常態化退出大體對應著證券市場的入口與出口,入口端實行注冊制離不開出口端的暢通有序。
蔡建春也坦言了上市公司監管的努力方向。如何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針對性、有效性,加強與市場異常交易監管的聯動協同,優化日常監管體系架構,實現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管的有效互補;如何在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相對集中、投資者以散戶為主、對“關鍵少數”的誠信約束不到位、對治理糾紛的司法化解效能不足的現實條件下,解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的治理內控失效、資金資產被不法侵害等突出問題;如何完善市場退出制度體系,修訂流程復雜、效率不高的退市考核維度。
這些上市公司監管面臨的長期問題,蔡建春尋找解決之法,他不斷地在基礎制度和執行層面探索,深入調查研究,給出了“完善言責自負的信息披露制度、優化高效制衡的公司治理制度、強化優勝劣汰的市場退出機制”的建議,體現出了監管者的拳拳之心。
迎接新使命
從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監管主政者,到資本市場監管服務第一線,擅長全面聽取各方意見的蔡建春備受業界期待。
一位和蔡建春共事多年的監管人士表示,他在乎市場對監管制度的看法,上市部每每出臺重大政策,他都要廣泛開展市場調研,站在市場參與者的角度換位思考,以確保政策制定的細節接地氣、可落地,在政策落地后,他更是做深做實引導工作,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過去這一年,上市部出臺了并購重組辦法、完善退市規則、規范上市公司治理,多措并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從突出重組上市作為市場工具的中性定位,簡化重組上市認定標準,取消“凈利潤”認定指標,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允許創業板借殼上市,到不斷拓寬退市渠道,健全退市機制,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加強退市監管,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部旨在打造真實、透明、合規的上市公司。
在此過程中,蔡建春全程把關毫不松懈,常常加班到深夜。
一家大型券商的高管認為,蔡建春公司監管經驗豐富,在交易所一線監管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交易所是資本市場運行的中心環節,上交所當前正在全面深化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
下一步,上交所將進一步完善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標準,細化科創板定位把握標準、優化科創屬性論證程序,強化信息披露一線監管力度,引導科創板上市企業自愿披露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確有價值的信息,同時提出規范性要求,明確自愿信息披露必須遵守真實、準確、完整等基本要求,不得主動利用自愿信息披露配合股價投機炒作,研究推進主板市場退市制度改革,并就新舊退市制度實施的過渡期做出妥善銜接安排,并就證券交易異常情況、重大異常波動的情形認定、處置措施適用標準及實施程序等做出細化規定,切實增強業務規則的操作性,評估完善股份減持制度,建立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從自律監管職責和履職要求出發,及時發現、處理違規信息披露和異常交易行為。
這些對于蔡建春而言,是上市公司監管的延續。新崗位新使命,市場期待他能在新的工作領域帶來新的驚喜。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