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在持續,對于即將在2月3日開盤的A股來說,市場有多種聲音,其中一種持續在呼吁A股市場再次延遲開市。
對于這一問題,證監會相關負責人連續第二日以接受專訪的形式向市場釋放了開市時間不變,且要穩定市場預期的信號。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股市開市的時間,不論是2月3日開市還是繼續延遲,均有利有弊,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繼續延遲開市,可能有利于消化恐慌情緒,有利于各交易所、證券機構和投資者做更好準備,也與部分地區延長假期相配套。同時要看到,股市開市是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重要風向標,繼續延遲開市會帶來新的問題。比如,A股休市時間越長,積累的各種壓力會越大、不確定因素會更多。又如,由于銀行間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將于2月3日開市,如果股市單方面休市,可能導致跨市場交易的投資者出現流動性困難,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會出現障礙。再如,我國股市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A股長時間休市會影響跨境投資者交易的連續性和順暢性。目前,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的證券交易超過95%,還保留了電話委托下單的服務方式,在技術上可以避免投資者聚集。更為重要的是,股市交易規則不宜隨意更改,否則會影響市場預期。股市是經濟社會的晴雨表,同時也具有自我修復和調節功能,對此要一分為二看待。
值得注意的是,該負責人表示鑒于輿情的發生及近期境外市場的反應,對于開市后A股市場可能出現的異動,有關部門將保持高度警惕,堅持底線思維,出臺和研究對沖工具,緩解市場恐慌情緒。昨天,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已出臺《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對疫情嚴重地區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給于差異化信貸支持、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到期貸款還款困難的可以展期或者續貸等方面提出了30條務實舉措,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證監會了解到,有關方面正在研究恢復生產、穩定經濟的政策措施。諸多信息顯示,新型肺炎是可治可控的,疫情的影響不會是長期的。證監會相信,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和落地,會對改善市場預期、防止非理性行為起到比較好的作用。總體來看,2月3日股市開市,是權衡各種因素的結果,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對市場、對規則的尊重和戰勝困難的信心。
有關開盤后,A股交易是否能夠通暢運行,證監會也回復表示,為提升證券交易服務的效率性和安全性,自2012年開始,我會在全行業范圍內推動證券公司普遍實現了證券經紀業務信息技術系統大集中管理。目前,證券交易和結算系統以及相關數據信息,統一由證券公司總部負責運營和管理,證券營業部主要向客戶提供開戶、回訪、問題應答等服務活動。通過網絡終端、手機APP等方式進行證券交易的比例已超過95%,加之早期的電話委托仍在使用,投資者以非現場方式進行證券交易的需求均可得到滿足。據此,證監會于1月28日發布《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行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應引導投資者采取非現場方式進行交易活動,近日各證券公司也陸續發布通知,詳細告知客戶有關服務流程。
而從證監會了解的情況看,各證券公司原則上暫停了證券營業部的現場交易服務,引導投資者通過網絡終端、手機APP等非現場方式進行證券交易。對于少數不熟悉網上交易的客戶,繼續提供電話委托等方式予以支持,確保滿足投資者交易需求。極少數客戶確有需要在現場辦理業務的,證券公司也已提供了事前預約安排,根據客戶申請,分期分批安排投資者臨柜辦理。開市后,各證券營業部將僅安排最低限度的現場值守人員,并要求所有進入現場人員測量體溫、佩戴口罩,實施定時、定期清潔消毒等處理。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也作出了同等安排。另外,證監會已要求證券公司以短信、終端提示等多種方式持續向投資者做好解釋說明和引導工作,提供詳細的操作指南,暢通咨詢聯絡方式,及時解答投資者疑問。
與此同時,證監會表示,疫情發生后,確有許多期貨經營機構反映,當前情形下,繼續開展期貨夜盤交易,一些機構在人員、運維、保障等方面存在困難,希望暫停夜盤交易。對此,為做好特殊時期疫情防控工作,自2020年2月3日當晚起暫停期貨夜盤交易,具體的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