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近日,證監會在答復《關于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支持環保產業規范良性發展的提案》提出的關于資本市場支持環保企業融資問題時表示,目前,IPO審核周期明顯縮短,基本實現所有在審企業的“即報即審、審過即發”。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前11個月,證監會核準了115家企業的IPO批文,平均每月核準10家左右。隨著IPO發行常態化,排隊IPO公司數量也在下降。截至11月28日,剩余383家公司排隊IPO(不包括科創板)。
權威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A股IPO發行實現常態化,會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保持平穩的發行節奏,不搞大躍進式的集中核發批文。
同時,更加注重市場投融資兩端的平衡,明確市場預期,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把握好新股發行的節奏和力度,切實防控各類風險,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
平均每月10家公司
拿到IPO批文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共146家企業上會(不包括科創板),其中121家通過審核,通過率82.88%,較去年全年64.53%的通過率高出18.35個百分點。
另外,今年前11個月,證監會核準了115家企業的IPO批文,平均每月核準約10家的節奏進行。
科創板方面,上交所官網顯示,截至12月1日,71家公司注冊已經生效,另有21家公司提交了注冊申請。
據證監會數據,截至目前,首發平均審核周期已由2016年以前的3年以上下降到2018年的9個月左右,再融資則已實現即報即審,平均審核周期在3個月左右。上述審核周期已基本與成熟市場接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IPO發行實現常態化。證監會正大力減少反饋的次數,傾向于一次性溝通全部問題,而且報材料到反饋意見的時間也在縮短,客觀上使得企業上市審核周期縮短。另外,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所帶來的“鯰魚效應”,也推動了A股IPO審核效率提高。
記者據上交所官網統計,科創板企業從申請被受理到注冊生效,平均用時4個月左右,其中最快的是70天。傳統板塊上,京滬高鐵從申報到上會審核,僅僅用了23天的時間,這一速度也刷新了IPO發審紀錄,郵儲銀行也僅經過4個多月的時間,就從受理走向審核。
隨著企業IPO審核周期縮短,發行節奏加快,排隊IPO企業數量也在減少。《證券日報》記者據證監會網站數據統計,截至11月28日,剔除已通過發審會和中止審查企業,目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IPO排隊家數為383家,較歷史最高點的近900家,顯然大幅減少。
“IPO審核周期明顯縮短,是為企業的發展助力。在我國經濟出現下行的背景下,很多企業也存在著一些資金壓力,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而通過IPO融資,是企業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一個手段。”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提高上市公司融資效率
為民企融資提供便利
在首發上市融資方面,據記者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共有176家公司上市(含科創板),合計募資2028.6億元,平均每月有16家公司上市,平均每家首發募資11.53億元。其中,前11個月,有56家科創板公司上市,合計首發募資729.47億元。
“IPO不斷市場化,最終受益的一定是企業,企業可能實現早日上市募資,讓資本市場以更快的速度為其提供服務。”盤和林表示,隨著市場活力和市場流動性不斷提高,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但是,現在我國直接融資比例還比較低。”楊德龍表示,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是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前提。監管層在提高IPO的審核速度的同時,也要加快完善退市制度,實現優勝劣汰,資本市場形成一個良好的系統。
今年以來,證監會在提高上市公司融資效率上進行一系列深化改革,9月份,證監會“深改12條”提出,優化重組上市、再融資等制度,支持分拆上市試點。
11月8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再融資規則并公開征求意見。今年8月份,證監會就《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11月中旬,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分拆上市試點規則已完成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將發布實施。
另外,在支持民企融資上,證監會在首發及再融資審核中,通過主動管理、分類推進的方式,進一步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
近日,在答復《關于改善民營企業融資難讓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提案》時,證監會表示,近年來,在保持市場穩定,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不斷提升審核效率和透明度的前提下,證監會積極支持民營企業通過首發及再融資做大做強。在融資金額方面,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民營企業首發及再融資金額合計1.32萬億元,也超過同期國有企業首發及再融資金額(1.29萬億元)。
(編輯 上官夢露)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