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進攻是最好的防御。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無疑是實現投資者保護的最重要維度。
按照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相關工作要求,堅持退市常態化,堅決出清劣質資源。優化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暢通退市渠道,創新退市方式,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資本市場多元化退出渠道和出清方式。對于觸及退市標準的公司堅決退市,對于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依法支持司法重整,實現優勝劣汰。
7月9日,*ST眾和因暫停上市后首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和凈資產為負值、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而退市。這是福建轄區自2006年以來的首家退市公司,由于公司同時涉及董事長被逮捕、退市前重整失敗等事項,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累計接訪投資者近百人次,處理投訴舉報上千件、輿情質疑上百條。近日,福建證監局相關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局積極主動“四多”作為,平穩處置上市公司退市風險。《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福建證監局在處置過程中,在投資者溝通保護、與地方政府溝通并取得支持、與司法機關協作等方面的亮點頗多。
多管齊下 加大公司監管力度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ST眾和自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以來,福建證監局多管齊下,統籌開展各項工作,加大對該公司的監管力度。
一是實施重點監管,及時揭示風險;二是細致開展現場檢查,及時追責問責;三是迅速采取監管舉措,強化退市風險警示。自*ST眾和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以來,福建證監局針對發現的問題,共對該公司采取3次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公司及時公告,向市場充分揭示風險。
多點發力 加強退市風險防控
針對*ST眾和的退市風險,福建證監局主動作為,多點發力,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控。
一是制定風險預案。充分考慮*ST眾和存在的各類風險,認真謀劃應對措施。二是落實組織保障。福建證監局成立*ST眾和退市風險處置領導小組,統籌應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三是加強過程管控。結合*ST眾和面臨退市風險的實際情況,制定退市監管工作時間表,明確各項工作的時間節點。
多措并舉 加大投保工作力度
據了解,*ST眾和出現退市風險以來,投資者投訴舉報大量集中出現,投資者賠償訴求凸顯,福建證監局多措并舉,積極采取有關舉措,加大對投資者保護的工作力度。
一是專題研究投訴舉報處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優化相應流程,強化舉報管理、上訪接待、舉報回復、舉報分析四項機制。
二是及時依法履職,在退市前對該公司存在的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并實施行政處罰,為投資者的民事賠償救濟做好準備。
三是積極與法院開展協作,就民事訴訟中的投資者損失計算等事項提供配合,旁聽法院審理,進一步了解相關訴求,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一方面,投資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到*ST眾和退市的制度依據、法律依據、適合的法律救濟方式;另一方面,投資者也逐漸理解A股市場通過“出清”,促使上市公司質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充分發揮市場優勝劣汰、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
多方協作 確保公司平穩退市
A股退市制度和退市指標體系雖然在逐步健全,但“退市難、退市少”的問題猶存。業內人士指出,這與目前市場約束機制尚未完全形成,大股東、地方政府、中小股東等相關方“談退色變”不無關系。
分析人士指出,要真正使退市制度執行到位,僅有定力不夠,還要加強合力,如此才能“退得下、退得穩”。退市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連貫過程和完整生態,需要市場各方統一認識、共同努力。
根據《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福建證監局及時并持續向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通報風險,確保相關各方對風險提前掌握、提早準備。
此外,福建證監局聯合深交所、各地證監局,共同做好退市風險監測與防范,合力做好風險處置工作;與相關司法機關開展協作,在調取和提供資料等方面加強協調配合,共同保障退市工作順利開展。
對于如何落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福建證監局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后將繼續深化和落實分類監管,加強對風險的監測、分析和研判,確定上市公司風險分類并及時更新。對正常公司,分配較少監管資源,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公司利用資本市場規范發展,促進公司提質增效,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對風險類公司,加大監管力度,實施重點監管,加強日常跟蹤關注,加大現場檢查頻率,及時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依法適用出清原則。通過有效的分類監管機制,促進轄區內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持續提高。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