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減持迎來嚴管!滬深交易所齊發文規范ETF股票認購
A股公司減持面臨調整。
周三(11月13日)上交所、深交所雙雙發布關于規范ETF股票認購行為的公告。
上交所:從嚴監管ETF股票認購行為
周三,上交所就關于嚴格規范ETF股票認購業務答記者問。匯總要點如下:
1、為防止市場主體變相減持、違規減持,上交所對上市公司股東以股份認購ETF,按照減持規則的規定,從嚴實施監管。
具體而言,上市公司股東認購ETF份額使用的股份,計入減持規則規定的減持額度,與該股東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股份合并計算,不得超過當期可減持的股份額度。
此外,參與主體還需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不轉讓股票認購獲得的ETF份額。具體業務開展過程中,上交所采取基金管理人、股東事前承諾,交易所事前、事中檢查,事后監管等措施,確保股東認購ETF所用股份數量不超過減持規則規定的減持額度。
因此,上市公司相關股東使用股票認購ETF的行為,不存在變相減持、違規減持的情形。
2、ETF股票認購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投資者直接減持對市場的沖擊,更有利于二級市場穩定。
ETF股票認購可以集合眾多投資者持有的股份,降低建倉期成本。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大部分參與ETF股票認購的投資者認購后長期持有ETF份額,未進行大額減持,且部分投資者還持續增持。基金管理人也基本采用了較為緩和的調倉節奏,在逐步賣出認購股票的同時,買入其他成份股,整體資金并沒有流出市場。
因此,相比于投資者將所持有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競價賣出或大宗轉讓,ETF股票認購平滑了對股票價格的沖擊,更有利于二級市場穩定。
上交所同時表示,下一步,將按照證監會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ETF規范運作的監管,完善基礎制度建設,持續豐富產品種類,優化市場機制,保障ETF市場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利益,努力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深交所:嚴格參照減持新規監管ETF股票認購行為
周三,深交所公告稱嚴格參照減持新規監管ETF股票認購行為。相關要點如下:
1、深交所嚴格參照減持新規的規定,對相關股東用股票認購ETF份額的行為進行監管。
具體來說,上市公司大股東、特定股東認購ETF份額使用的股份,計入減持新規規定的減持額度,即相關股東認購ETF份額所支付的股份和其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股份合并計算,不得超過當期可減持的股份額度。
2、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深交所采取基金管理人、股東事前承諾,交易所進行事前檢查和事后監管等多種措施,確保相關股東認購ETF所用股份數量不超過規定的減持比例。
因此,上市公司相關股東使用股票認購ETF的行為,不存在變相減持、違規減持的情形。同時,減持新規實施以來,股東通過股票認購ETF的規模有限,股票認購金額占同期股票減持總金額的比例低,對二級市場整體影響較小。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按照證監會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ETF規范運作的監管,完善基礎制度建設,豐富產品種類,加強交易監管,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保障ETF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積極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努力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圖片來源深交所官網)
年內多家公司公告ETF換購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申購是用一攬子股票換取ETF份額,贖回時也是換回一攬子股票而不是現金。在ETF認購過程中,上市公司可以用持有成分股來換購正在發行的ETF。
早在2012年,就出現過A股上市公司換購ETF的案例,當時海康威視第三大股東新疆威訊投資管理有限合伙企業將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換購等值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今年以來,A股公司進行ETF換購的情況明顯增加。
2月13日,三七互娛公告,控股股東之一吳緒順擬以不超過2124.8萬股三七互娛股票參與銀華MSCI中國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銀華MSCI中國ETF)網下股票認購。
3月12日,中興通訊公告,大股東擬以不超過1%股份參與工銀瑞信滬深300ETF基金份額認購,并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總數不超過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
9月20日,中國建筑公告,大股東大家人壽對公司股票進行了減持,持股比例從11.06%下降到了8.59%。其中,分別換購了博時中證央企創新驅動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和廣發中證央企創新驅動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
而根據招商證券張夏研報的統計,今年前三季度,A股公告ETF換購的公司數量已達20家左右。
如何影響股價?
招商證券張夏研報提醒,換購ETF相較于普通減持,流程簡單,節約成本,且屬于非公開交易,可以緩解二級市場流動性的沖擊。同時換購也會帶動ETF份額擴張。但換購也會帶來一些問題,由于ETF換購再減持具有一定隱蔽性,如果上市公司頻繁換購,則可能引發市場對減持的擔憂,影響市場表現,所以部分上市公司進行換購時會明確在基金成立一定時間內不減持。
中泰證券陳龍、王仕進研報分析,從實際減持數量來看,A股上市公司公告計劃減持而實際減持的比例在30%左右,其中有50%的樣本計劃公告減持但實際沒有發生減持。
從股價表現來看,上市公司減持計劃公告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股價平均跌幅在-1.32%,相對下跌1.29%。如果看一個月、一個季度、半年的話,相對全A的跌幅也在3%以內。說明減持公告或者即使發生真的減持(盡管這個概率僅30%),對股價的影響也在3%以內。
報告認為,“減持大軍”對股票本身的走勢基本不影響,但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疊加減持,那么該公司的股價表現會越來越差。說明關注公司本身的價值才是最主要的。
ETF迎“超級大年”
近期市場關于“ETF再迎超級大年”的聲音不斷。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來公募市場新成立權益類ETF58只,募集模達到1382.48億元,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均超越了2018年。
在增量市場擴容的同時,存量市場也在快速增長,由此將今年以來權益類ETF的新增總規模推高至1879.49億元,而2018年全年這一數據為1353.14億元。
從月度數據來看,今年9月權益類ETF募集規模最大,達571.98億元;其次就是11月,目前11月尚未過半,權益類ETF募集規模已達348.84億元。
產業資本年內減持規模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A股公司減持規模攀升明顯。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252家A股公司公告產業資本交易,合計減持規模2348.88億元(按照公告日期計算,下同),已創歷史新高。其中年內減持規模同比去年已增逾230.99%。
2018年同期,共有2163家A股公司公告產業資本交易,合計減持規模709.66億元。
其中,除1月份保持凈增持之外,隨后均保持減持,且從4月份開始,減持規模逐月放大。Wind數據顯示,A股產業資本9月份凈減持規模達458.24億元,不過近兩個月有所回落。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