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民營企業正成為上市公司的生力軍。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止到2019年5月9日,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3611家,其中民營上市公司2523家,家數占比由2012年的55%提升至70%。
“資本市場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融資通道、價值評價體系、資源配置平臺。”平安證券并購融資部總經理丁志罡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健全,那些通過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扎實的經營管理,構建業務端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能得到資本市場長期而持續的助力。
民企融資廣度和深度
不斷拓展
作為我國民企中的排頭兵,民營上市公司借力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同時,資本市場對民營企業的直接融資服務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拓展。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民營企業首發上市649家、融資額3345.92億元,占所有首發企業比重分別為89%、72%;民營上市公司再融資543家、融資額9162.62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分別為70%、45%;新三板民營公司掛牌發行4883家、融資額2647.88億元,占全部掛牌公司比重分別為93%、79%;民營企業發行公司債券融資2.3萬億元,占所有債券比重為32%。
對此,川財證券研究員楊歐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的豐富完善能夠為中小企業投融資搭建信息和資本的交流平臺,提高企業資金效率的同時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助力企業實現業務的規模化和跨越式發展。
政策“紅包”
助力民企并購重組
并購重組是企業做強做大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一大批民營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做精做優、做大做強,成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和行業“領頭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監管層在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支持民營企業并購重組方面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
優化審核流程,提高審核效率。推出“小額快速”審核機制,針對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小額并購交易,簡化程序、快速審核,同時,優化“分道制”審核安排,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國家重點創新領域產業納入“豁免/快速”通道產業類型。
放松管制,提升基礎制度適應性。允許募集配套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切實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另外,進一步暢通民營“中概股”企業回歸A股市場渠道;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間隔期”從3年縮短至6個月,支持優質民營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等。
試點定向可轉債作為并購重組支付和融資工具,增加并購交易可操作性,緩解上市公司現金壓力及大股東股權稀釋風險。
在多項政策“紅包”的支持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民營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交易6880單、金額3.92萬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比重分別為73%、57%。
“并購重組系列政策出臺后效果非常明顯,大幅提高了企業并購重組的效率。”中信證券研究所首席政策分析師楊帆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額快速”審核機制的推出后大大壓縮了審核時間,最快的企業從受理到上會僅僅12天。此外,試點定向可轉債作為并購重組支付和融資工具也大大拓寬并購重組的支付手段,為交易提供更為靈活的利益博弈機制。
此外,楊帆認為,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還有改革的空間,特別是在支付手段方面,可以考慮以股份作為支付方式以及引入并購基金等。
多措并舉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困境
近兩年來,受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疊加影響下部分民營企業經營風險上升,導致融資難問題更為嚴重。
在此情況下,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積極支持證券、基金、保險及地方政府、采取設立專項基金、專項資管計劃、發行紓困債等市場化方式,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上市民企紓解股票質押困難。對參與化解民營企業特別是上市民企流動性風險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在風險指標計算、私募基金子公司設立和產品備案、證券公司分配評級等給予監管支持。
據了解,目前,各種形式的股權、債券融資支持計劃累計金額超過500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企流動性壓力。
丁志罡認為,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要保持政策的連貫、持續、可預期,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鼓勵民營企業的創新,降低民營企業的稅負等經營成本,推進金融大環境的建設以降低民營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同時,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杜絕投機心態,多練內功,更專注于產業和自身的業務本身,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楊歐雯則認為,當前,民營企業的經營困境一方面來自階段性的資金和現金流的短缺,另一方面來自于行業周期或需求減弱對業績的壓力。從政策面而言,要盡量減少中小企業投融資行為的中間環節,減少交易成本,減輕企業投融資壓力,同時,要對戰略性和新興行業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幫助具備技術儲備或產品優勢的中小企業渡過企業萌芽期或行業底部周期。
“民營企業需要審時度勢,將企業自身業務發展與國家經濟、產業趨勢及技術演進結合起來,在逐利的同時不可過于短視,這樣才能實現企業自身的成長與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楊歐雯認為除了政策面的支持,民營企業練好“內功”也非常重要。
(策劃 侯捷寧)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