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證監會舉行的首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與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同時現身,回顧了過去證監會系統投保工作成績,并介紹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相關負責人表示,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保護工作已經初步形成了相應的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正在征求意見中的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相關文件里面,縮短重大違法退市情形的暫停上市期間、延長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時間間隔、強化風險提示的信息披露要求等均是對投資者保護的具體安排。
覆蓋投保各業務領域的
制度體系初步形成
截至2018年1月底,證券市場投資者1.35億,其中自然人投資者1.348億,占比99.73%;機構投資者36.4萬,占比0.27%。持有A股市值50萬以下的自然人投資者1.28億,占自然人投資者總數的95%。
保護好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政治。在證監會黨委的領導下,投保局與投保基金公司、投服中心,共同搭建起了“一體兩翼”的投資者保護體系,即投保局代表證監會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系統資源,依托投保基金公司和投服中心開展各項具體工作。
投保局局長趙敏介紹,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初步形成覆蓋投保各業務領域的制度體系。
十八大以來,在股票發行改革、退市、并購重組、公司債券、新三板等各業務條線的140余項制度建設中全面嵌入投資者保護要求,包括在《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等發行制度改革中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在《關于進一步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等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中強化投資者保護;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股東大會規則、《關于首發及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攤薄即期回報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等部門規章和自律規則中持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規則體系和回報機制。
針對近期市場對退市制度完善后,配套投資者保護制度如何跟上的擔心,趙敏表示,之前出臺的退市指導意見中,已經強調了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保護。在近期相關的征求意見稿中,縮短重大違法退市情形的暫停上市期間、延長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時間間隔、強化風險提示的信息披露要求等都是對投資者保護的具體安排。
對于支持“四新”企業上市可能帶來的投資者保護新問題,趙敏表示,在投資者保護制度安排的大框架下,針對資本市場的新產品、新業務都會有相應的投資者保護制度安排和調整。
趙敏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投保制度,并將其切實落到各個鏈條和環節。已經將相關機構落實適當性制度納入日常檢查中。正在研究形成先行賠付的長效機制。
協助提供執法信息
5000余萬條
近年來,投保基金公司逐步構建起了投資者保護的四大業務體系,分別是:以證券交易結算資金監控系統和統計分析系統為依托的證券公司風險監控監測體系;以投保基金、專項補償基金和行政和解金為主體的投資者賠付體系;以解決投資者訴求和傾聽投資者意見為核心的投資者訴求響應體系;以評估市場主體投資者保護狀況為主要內容的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體系。
投保基金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鞏海濱介紹,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監控系統就是要守住投資者的“錢袋子”。目前公司已經實現對證券市場場內、場外2.29億個投資者資金賬戶的全覆蓋,形成了“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及時整改”的動態機制。僅2017年就完成了對近40萬條監控差異的分析判斷,向監管部門推送了192條預警提示信息,涉及73家證券公司和12家存管銀行。
同時,近兩年,為適應證監會依法全面從嚴稽查執法的需要,公司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全方位配合證監會系統稽查執法部門做好大案要案查處工作,僅2017年就協助提供執法信息5000余萬條。
此外,投保基金的以投保基金、專項補償基金和行政和解金為主體的多層次投資者賠付體系當好了投資的“算盤子”,通過投資者和市場調查體系、12386熱線等成為了投資者的“話匣子”,將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打造成了投保工作評估的“鐵尺子”。
積極研究推動證券支持
訴訟示范判決機制試點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是證監會直接管理的公益性投資者保護專門機構。近兩年,投服中心開展的持股行權活動在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和中小投資者中產生廣泛影響。
投服中心總經理徐明介紹,截至2017年12月,共公益性持有滬深兩市3442家上市公司每家一手A股股票,投服中心已經實現了滬深A股持股全覆蓋。據統計,目前已經向1521家上市公司累計行權1876次;參加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及投資者說明會36次,涉及重組金額2387億元、股東戶數共計140萬戶。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列入投服中心提起支持訴訟的全國首例證券支持訴訟“匹凸匹”案。徐明表示,這是從中小投資者維權小額、多眾的現狀出發,投服中心借鑒訴訟法中的相關條款的立法精神,選擇典型案例,創新推出證券支持訴訟機制,示范維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徐明表示,下一步,投服中心將積極研究推動證券支持訴訟示范判決機制試點工作,通過法院對有代表性案件的優先審理,明確同類案件的法律事實或證據、爭議焦點、統一相關案件法律適用,為后續廣大投資者的訴訟提供示范依據,降低各方成本,提高效率。此外,中國投資者網站也正在醞釀上線中。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