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包興安:近日,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停牌公告,停牌的主要原因是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籌劃重大事項等,且絕大多數均未披露重大事項的細節。專家認為,上市公司“任性”停牌會直接影響投資者的利益,需要對此類行為給予懲罰,并設立對投資者的補償制度。
■本報記者 朱寶琛
上市公司股票停牌的初衷是防止正在籌劃或進行的上市公司重大活動事項導致股價的大幅波動,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然而,有的上市公司卻用停牌來進行股價的“自我調節”,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最近一段時間個別上市公司頻繁停牌原因不同,奇葩原因也很多,其中正當的原因有重組、定增、并購等,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源自股市的下跌。”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胡曉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胡曉輝表示,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公告由于質押臨近平倉線臨時停牌。“從業務角度來看,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可以通過銀行、券商、信托進行,股市劇烈波動對市場帶來的壓力十分巨大,而不一致標準、不統一監管對市場穩定會帶來巨大挑戰,防范系統金融風險需要統一監管。因此,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應統一,以減少不一致帶來的風險。同時,也更便于管理。”
而對于上市公司的停牌行為,包括證監會、滬深交易所都有相關的規定。比如,證監會于2016年9月份發布《關于加強與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相關股票異常交易監管的暫行規定》、《關于修改〈關于規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旨在解決停復牌中的“隨意停、籠統說、停時長”問題。
2016年5月份,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相關政策,對上市公司停牌行為予以規范,規定上市公司籌劃重大重組事項的停牌,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其中滬市最長停牌5個月,深市最長停牌6個月。并且就重大重組事項的停牌來說,停牌超過2個月,需要董事會批準;超過3個月,需要得到公司股東大會的批準。
“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秩序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對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最為重要,這是對中小投資者負責。而這也是兩個交易所監管的重心所在。”大同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停牌可以,但是應該依法停牌、依規停牌、依實際內容停牌。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