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表現強勁,為全年經濟增長奠定了良好扎實的基礎。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布觀點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堅定看好中國或亞洲市場。
在近日全球市場波動的背景下,4月7日,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亞洲各國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加大財政和貨幣刺激力度,以為當地經濟增長提供支撐,并確保經濟增長基本面穩固。
“我們認為,投資者應繼續投資亞洲市場,該地區不僅在估值方面更具吸引力,且相對增長前景更佳。”趙耀庭說。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月份、二月份中國經濟數據表現超出預期。從市場情緒來看,中國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成果顯著提振市場情緒,這在相關資本市場走勢上也有所體現。
當下,中國科技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展現出了強大競爭力與發展潛力。《證券日報》記者從德意志銀行獲悉,近日,德意志銀行集團(以下簡稱“德銀”)私人銀行部首席投資官辦公室(CIO)發布的研究報告提出,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正在成為推動中國股市上揚的重要力量。中國股市的估值與全球其他市場相比仍處在低位,預計海外長期資金流入市場將進一步支撐市場的反彈。
記者從匯豐獲悉,4月7日,匯豐最新發布的“新興市場投資意向調查”顯示,中國新一輪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提振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整體信心,疊加中國科技板塊投資吸引力提升等積極因素,受訪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尤其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對于未來看好的行業,外資機構看好IT、可選消費品和綠色能源行業的未來前景。德銀私人銀行部首席投資官辦公室認為,在人工智能應用和政策支持的推動下,IT行業具有盈利增長和重新估值的潛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提供商和人工智能終端用戶有望從人工智能創新中受益。中國的游戲行業預計將迅速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游戲制作。同樣,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也在迅速采用5G、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這使得它們能夠為新機型收取更高的價格。
丁爽認為,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是影響2025年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此背景下,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度可能較2024年或下降1個百分點,提振消費促內需則成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有望部分抵消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建立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對于提升消費能力與信心非常重要。此外,通過完善社會保障、穩住樓市股市政策,以及提高消費供給質量等方面的措施,也將進一步提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信心,釋放更大的消費潛能。
(編輯 喬川川)
12:02 | 萬和電氣2024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
12:01 | 露笑科技2024年扣非凈利同比增長10... |
11:58 | 游族網絡:新游戲儲備開辟新增長點... |
11:58 | 滬硅產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6... |
11:56 | 祥源文旅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 |
11:55 | 華寶新能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0... |
11:55 | 加速構建“一核多翼”大健康生態圈... |
11:53 | 天鐵科技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41.69%... |
11:52 | 永新光學2024年營收再創新高 參與... |
11:49 | 鼎捷數智2024年營收歸母凈利潤雙增... |
11:46 | 匯宇制藥單季度凈利潤首現虧損 |
11:43 | 隆平高科2024年凈利潤1.14億元 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