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2月23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紅盤報收。滬指漲0.55%,收復3000點關口,實現八連陽;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小幅收漲。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表示,龍年首周A股市場實現“開門紅”,市場情緒快速回暖,投資者信心得到極大修復,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有力支撐。
其一,監管部門接連不斷地釋放利好消息,使得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比如,2月5日和2月6日,證監會分別就“兩融”融資業務和融券業務表態。融資業務方面,將引導證券公司全方位做好客戶服務,通過延長追保時間、動態下調平倉線,保持平倉線彈性,以減少強平風險和市場壓力。
“這可以說是解了燃眉之急。”上海小郁資產總經理左劍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舉措給‘兩融’余額下滑踩了一腳剎車,給了一個緩沖時間。”
其二,監管部門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亮劍,給投資者以信心。比如,證監會通報多起涉嫌操縱市場惡意做空案件;通報對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通報集中處理多名從業人員違法炒股。同時,監管部門對異常交易行為雷霆出擊。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部門嚴懲操縱市場、違規買賣股票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樹立市場信心有非常好的支撐作用;華安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對市場違規參與者和交易者精準打擊,保護了金融生態良好發展。
“堅決打擊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交易行為等一連串的舉措,體現了監管層的堅決態度,并且高效和有效。”和訊信息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策略投資顧問胡曉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其三,中央匯金公司出手,提振投資者信心,給市場注入了強心劑。2月6日,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充分認可當前A股市場配置價值,已于近日擴大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增持范圍,并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對此,證監會回應“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持續加大增持規模和力度,將為其入市操作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更加暢通的渠道”。
胡曉輝表示,中央匯金公司堅決出手,持續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市場信心得以有所恢復。“中央匯金公司堅決地買入,讓市場看到了希望。”
其四,春節期間一系列亮眼的數據,反映出我國經濟增長勢頭足,對提振市場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左劍明舉例稱,春節期間的出行數據比較亮眼,旅游業國內國外“兩開花”,從側面印證了我國經濟不斷向好;胡曉輝認為,我國經濟穩定發展,轉型穩步推進,是龍年首周A股市場實現“開門紅”的重要因素。
暢力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監寶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經濟數據總體保持穩定,為市場向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政策環境在逐步改善,一系列政策調整和改革舉措正在逐步落地,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對于A股市場后續表現,接受采訪的人士普遍表示“樂觀”和“看好”。張翠霞認為,滬指重回3000點,意味著市場進入一個強勢格局。接下來,市場具有震蕩走高的條件,看好三大股指一路震蕩走高。
左劍明表示,從技術形態上來講,市場趨勢已經走好;從基本面判斷,美聯儲降息今年是一個大概率事件,而美聯儲一旦開始降息,對全球經濟來說是一種寬松,市場會因此走好。
“今年的底部已經確定。”胡曉輝判斷,國內地產政策足以讓市場進入穩定期,新動能在積極集聚,合力正在慢慢形成,今年市場一定會比2023年要好,不過上漲空間有限,更多是箱體震蕩。
鄭虹認為,在社會預期改善、流動性合理充裕、美聯儲降息預期早晚會落地等背景下,A股估值具備向常態化水平回歸的基礎。
龍年首周A股市場的表現,為投資者帶來了信心和希望。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市場人士提醒,市場上漲并非沒有風險,投資者需要保持理性和謹慎。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表現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比如,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政策環境的變化和改革舉措的進展,也會對市場產生影響。因此,投資者需要做好風險管理和應對措施。”寶曉輝說。
(編輯 喬川川)
22:46 | 中國最大的零食連鎖零售商鳴鳴很忙... |
21:59 | 金健米業聚焦主業漸入佳境 一季度... |
21:57 | 格靈深瞳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7億... |
21:55 | 松井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5 | 精進電動: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5 | 輝煌科技: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5 | 蘭生股份: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 |
21:55 | 宜賓紙業: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中英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55 | 愛麗家居: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5 | 湖南海利:監事會決議公告 |
21:55 | 交建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