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曹原赫
3月28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回調,創業板指領跌,電子等8類申萬一級行業漲幅均超1%。業內人士表示,A股短線有所震蕩,但支撐力度仍然強勁,低位股或有望成短線資金關注的方向。
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周二A股市場出現了震蕩中重心有所回落的態勢。這主要是因為AI核心主線未能延續強勢,出現了分化中震蕩回落的態勢,削弱了市場的牽引力量。不過,一方面是滬深兩市成交金額仍然頑強過萬億元,另一方面則是醫藥股、醫美股、白酒股等調整充分的低位股在盤中反復活躍,顯示出市場活力猶存。
成交額連續4天破萬億元
3月28日,滬深兩市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滬指窄幅震蕩,創業板指止步五連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19%報3245.38點;深證成指跌0.72%報11564.45點,創業板指跌1.20%報2369.17點,A股合計成交額10045.17億元,已連續4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3.5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3.98億元,深股通凈賣出0.43億元。總體上看,A股中下跌個股數量居多,有3494只下跌,1396只上漲。
對于后市,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經理朱潤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A股正處于低位,疊加近期海外風險事件已經得到充分體現,因此市場很難出現大幅的回調,接下來市場的主旋律大概率是震蕩向上,其一海外銀行危機基本已經解除,美聯儲加息也已經接近尾聲;其二央行降準之后,市場流動性充裕;其三經濟復蘇勢頭不變,正處于擴大狀態;其四成交量不斷放大,市場做多信心正在逐漸恢復。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對記者表示,市場短期有壓力,中長期向上機會較為突出。但考慮到包括降準在內的政策利好,加上市場流動性持續寬松與今年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市場短期下行壓力和空間應該不大。此外,中國經濟今年逐季向好的機會大疊加歐美經濟體加息周期臨近結束,下半年相對于海外市場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更為有利,綜合起來看A股市場中長期向上概率較高。
石油石化行業漲超3%
3月28日,行業多數下跌。從31類申萬一級行業看,有8類行業上漲,23類行業下跌。上漲方面,石油石化逆勢上漲,漲幅達3.72%,另有美容護理、食品飲料等兩類行業漲幅均超1%,分別為1.79%、1.31%。下跌方面,電子領跌,跌幅為2.80%,另有國防軍工、計算機、傳媒、有色金屬、通信、電力設備、房地產等7類行業跌幅均超1%。
表:今日石油石化行業漲幅前十個股一覽
制表:曹原赫
從概念板塊來看,東方財富371個概念板塊中,69個上漲。其中,長壽藥領漲,漲幅達2.08%,另有雞肉概念、退稅商店、毛發醫療、維生素等9個概念板塊漲超1%。下跌方面,AI芯片概念成份股全部下跌,跌幅居首為4.68%,另有ChatGPT概念、數字水印、F5G概念、CPO概念等8個概念板塊也均跌超3%。
投資策略方面,秦洪表示,雖然盤面顯示出AI核心主線的分化已經開始,壓力已經增強。但是,市場只是有所回落,并未出現類似于上周一那樣的巨幅波動。這主要是因為近幾個交易日,部分先知先覺的資金已經率先回補低位股,比如說在醫藥股領域,頻頻出現強勢股,在周一是CRO產業鏈個股,在周二則是原料藥、醫療耗材類個股;再比如說消費領域,在周二的白酒股、啤酒股等飲料股也漸趨活躍,如此就削弱了核心主線分化回落所帶來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短線A股還迎來了新的做多支撐點,那就是榮盛石化因為沙特阿美公司的高溢價入股所帶來的大煉化產業鏈業務的重估,這既包括大煉化領域,也包括中國石油等上游原油勘探產業鏈。如此的走勢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A股做多活力源泉此起彼伏。綜上所述,短線A股市場的壓力主要來源于高位股集中的AI投資主線的分化,但活力則來源于醫藥、消費等低位股,也來源于大煉化業務重估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一帶一路”戰略受益主線等。據此,A股短線有所震蕩,但支撐力度仍然強勁,低位股或有望成短線資金關注的方向,可適量跟蹤關注。
袁華明表示,政策強調經濟增長,市場利率下行,消費、基建、汽車和房地產產業鏈等資金利率敏感性行業需求端有望受到提振。軍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能源、“一帶一路”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等方向利好較多,有望成為市場熱點機會。
(編輯 喬川川)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