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類資產是‘固收+’的‘+’,我們不想把‘+’做成‘-’,只有在確定性比較高、風險比較低的時候,我們才會把某個權益資產加進‘固收+’里。”貝萊德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劉鑫說。
對于貝萊德基金的第二只“固收+”產品貝萊德欣悅豐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劉鑫希望可以攻守兼備,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更加靈活的資產配置。
以謹慎確保安全
對于“固收+”產品的投資,大類資產配置是要點,其中涉及股債的配比或久期策略,以及權益類資產中不同行業的風格策略。在投資上,貝萊德基金固收團隊現階段重視票息性的機會,以高等級的短久期債券為底,用久期和杠桿的操作來增厚回報,最后用權益類資產做進一步的增強。
在大類資產配置上,貝萊德基金固收團隊首先會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回報需求和投資限制來決定整個投資組合中權益和各類風險敞口的最大范圍;其次,根據大類資產的歷史表現、給客戶帶來的超額收益的能力來決定中樞范圍;然后,根據客戶的最大風險承受能力設定上限,如果客戶無法承受某一程度的回撤波動,則需要把風險上限往下壓。
在判定上限和中樞范圍之后,固收團隊還會對大類資產配置進行動態調整,劉鑫介紹:“通常來說,我們會采用宏觀角度進行配置。具體來看,在決定股債配比時,我們會依托貝萊德全球化的平臺與貝萊德全球其他團隊交流,從宏觀角度去判斷股市和債市的基本面、技術面和估值,然后根據這些因素來判斷當前股市和債市的關聯,從而決定股債的配置比例。”
對于權益資產部分的投資,劉鑫和團隊的理念是追求相對確定性,在行業配置上盡可能均衡,以減少周期性波動,雖然對于行業仍有偏向性,但不會過度集中于單一種類。對于個股的選擇,團隊的研究員會進行獨立的內部建模和判斷,并與市場預期進行比較,最后通過數據和專家的交叉驗證形成選股意見。
談及對債券的篩選,劉鑫更為謹慎。他認為,與股票相比,債券的風險回報分配曲線并不平衡,股票的上升空間和下跌空間相對平衡,但債券存在信用風險、輿情風險,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上升空間和下跌空間分配不平衡,代表著債券類產品一旦下行,將會帶來更大預期差。因此,債券領域的風控要求非常嚴格,不僅是個券的集中度,還包括行業集中度、地區集中度和風險類別集中度等多維度的控制,以追求安全性。”
全球化合作造就獨特優勢
劉鑫介紹,貝萊德在全球有三百多名股票研究員,這些研究員分布在世界各地,可以隨時傳遞國外市場的動態,比如歐洲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北美光伏的競爭格局、各個國家的產業政策變化,這樣的討論既可以讓中國團隊更全面地了解全球市場和產業鏈的動態,還可以對已有的數據和行業信息進行交叉驗證,以做出更好的判斷。
在宏觀判斷方面,2022年初俄烏沖突爆發之前,貝萊德智庫已經提示到發生沖突的概率要高于市場預期,當時風險量化分析團隊就分析了平臺上相關資產和基金的敞口,如果發生沖突,基金可能產生的回撤和波動是多少,基于這些分析,貝萊德旗下很多基金調整了風險敞口。
因為歐美國家已經有很多年的信用債發行歷史,海外團隊在信用債的價值挖掘上也十分成熟。有時候,海外團隊還可以發掘一些國內市場比較難獲得的信息。
劉鑫認為,“固收+”產品對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有較高要求,得益于與貝萊德本地團隊和全球資源的積極聯動,貝萊德基金的視野更宏觀,由此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接受采訪時,劉鑫多次強調穩定性和確定性對“固收+”產品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控制回撤和波動是“固收+”的核心概念,“固收+”產品介于純債基金和權益類基金之間,雖然會比純債基金承受更多的風險和波動,但在控制好風險波動的前提下,又有機會獲取比純債產品更好的回報。因為有大類資產配置的特性,“固收+”產品相比于權益類基金更偏重追求絕對回報,也能為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帶來另一種投資選擇。
展望全球固收市場走勢,貝萊德智庫認為,隨著收益率和票息上升,歐美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空間有所回升,看好優質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高位的時間越長,固定收益類資產就越能保持吸引力。目前短期政府債券和投資級別債券的收益率已接近20年來的峰值。此外,2023年內美國核心通脹壓力依然較大,預計通脹將持續高于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水平。因此各國央行大概率會在短期內維持加息政策,且此后可能仍會進一步加息。而利率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也是看好較短存續期票據的原因之一。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