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多家券商陸續發布2022年中期策略報告。與年初時的一致看多相比,券商對于下半年的行情展望有共識也有分歧。在普遍預期下半年經濟有望快速復蘇的大背景下,多數券商認為市場底部特征已經凸顯,下半年行情無需悲觀。但是,對市場風格是“價值”還是“成長”,機構觀點出現明顯分歧。
經濟復蘇成一致預期
年初以來,A股市場波動顯著加劇:滬指自3月初一度高臺跳水,在觸底2863.65點后出現反彈,陸續收復失地,回到3300點上方。其間,烏克蘭危機、美債收益率急劇波動、全球通脹預期上升等海外擾動因素明顯增多。券商普遍認為,雖然2022年上半年的市場環境比年初的預期更有挑戰,但展望下半年,隨著疫情態勢緩和,經濟復蘇將再度成為主導市場走向的關鍵詞。
中泰證券表示,此前疫情制約經濟恢復和市場表現,而今國內疫情防控已經出現好轉跡象。雖然5月PMI數據仍在榮枯線下,但較4月出現顯著回升,且上升幅度達到2.2個百分點。從各分項來看,帶動5月PMI反彈的主要力量在于生產。需要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和往年同期水平已較為接近,這預示著出口短期很可能會趨于穩定。
中銀證券強調,資本市場的好轉緣于實體經濟的改善,A股市場的底部不是來自情緒和博弈交易,而是基于宏觀經濟自上而下的判斷,即從周期定位角度,通過政策、利率等領先指標的邏輯判斷經濟底部,進而判斷資本市場的拐點。
因此,對于國內宏觀經濟而言,未來貨幣流動性適度寬松,提振經濟的有利政策不斷加碼,二季度實際GDP觸底是大概率事件。實際GDP觸底回升和PPI持續回落將給予A股市場非常“舒適”的宏觀環境,下半年A股市場盈利和估值均有望修復。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當前市場對于前期過度悲觀的經濟預期開始小幅上修,下半年新老基建投資與產業升級投資,以及消費的溫和修復是驅動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
“反彈”還是“反轉”?
雖然機構普遍對下半年經濟復蘇形成一致預期,但對權益資產的上行趨勢判斷存在一定分歧。部分機構認為當前市場正在從“反彈”走向“反轉”,下半年基本面反轉將推動市場出現較大規模上漲;但大部分券商認為指數上行難以“一蹴而就”,投資者仍須保持耐心。
國金證券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信用底和經濟底已先后顯現,企業盈利的底部大概率在二季度;從微觀層面來看,隨著下半年資源品漲價趨緩,中下游企業利潤率改善將驅動整體企業盈利回升。因此,基本面回升導致的趨勢反轉將推動市場出現主升浪行情。
對于市場普遍擔憂的美股調整、全球通脹以及匯率等一系列擾動因素,國金證券認為,當前美股基本面表現并不弱,不必過于看空美股;原油等能源品價格上漲是全球通脹的主要癥結,但下半年通脹難超預期;此外,人民幣持續貶值和外資大幅外流概率較低。
相比之下,中信建投證券則較為謹慎,其首席策略官陳果認為,短期A股市場在“黃金坑”反彈行情之后,依然面臨一系列基本面挑戰,投資者要保持耐心,逢低布局。預計在新一輪政策加碼后,市場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
海通證券同樣直言,在經歷了前期大幅調整后,A股底部特征已經出現,市場反轉信號已明確。“如果把下跌比喻寒冬,市場已經跨過冬天進入春天,曙光初現。不過,進入類似火熱夏天的牛市還需要時間。”
展望下半年,中金公司認為,海外市場從交易“滯脹”過渡到交易“如何走出滯脹”,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力求“穩增長”。A股當前估值處在歷史區間偏低水平,具備中線價值。但下半年市場內外部環境仍可能面臨一定挑戰,上行需更多積極催化劑支持。建議投資者先求“穩”,而后伺機“進”。
風格研判仍未定論
在對市場風格的研判上,機構間同樣存在分歧,看好成長和看好價值策略的觀點占比勢均力敵。
中銀證券表示,中游制造集聚的高景氣成長下半年相對盈利優勢仍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結合上半年估值擠壓和盈利下調的充分定價,成長風格重新回到了起跑線上,蓄勢待發。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成長風格仍是未來行情的“領軍”角色,可重點關注軍工、光伏、新能源車產業鏈、汽車、食品飲料、煤炭、券商等行業。指數方面,可以戰略性關注科創板。
中金公司的推薦更加“平衡”。該機構認為,當前市場風格演繹可能受全球因素影響、具有全球特征,市場風格切換至成長的契機需要關注海外通脹及中國經濟穩增長等方面的進展。結合政策、疫情及估值等因素,可以階段性關注穩增長、高景氣、供應約束組合、疫情邊際緩解組合、低估值高股息組合以及深跌優質成長組合。
光大證券則堅定看好價值風格。該機構預計,盈利的不確定性與預期的下調仍然是市場需要克服的阻力。在盈利下行的背景下,預計價值將跑贏成長,消費將跑贏制造,消費與穩增長將在下半年有突出表現。同時,高股息策略也值得關注。
光大證券認為下半年消費內部有三條細分主線值得關注:一是景氣確定性高、基金底倉配置的白酒與醫藥;二是受益于促消費政策的汽車、家電行業;三是景氣度有望修復的社服、商貿零售板塊。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