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資本市場怎么走?看好哪些資產?機構“抱團”現象是否延續?
1月9日至10日,在“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來自國內外金融行業的首席經濟學家對2021年資本市場進行了展望。
正進入權益投資黃金十年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直言,中國資管行業正進入權益投資的黃金十年。
知名經濟學家劉煜輝亦表示,長期看好中國證券市場,這需要從宏觀認知、市場認知等角度去理解。他認為,目前股票市場仍是牛市,這主要歸功于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
劉煜輝說,仍看好核心資產,因為這是市場成熟的標志。當然,也依舊存在交易型機會。但兩者之間存在的“剪刀差”不太會收斂,這需要從宏觀時鐘、產業趨勢、行業頭部等維度去思考和把握。“雖然是長牛行情,但不主張擇時,不過不代表期間沒有擇時機會。”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核心資產”處于長期牛市。“美元持續轉弱,外資流入的確定性較強,即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長期來看,中長期資金將不斷加碼對A股的投資。因此,長期看好核心資產。”
看好哪些資產
2021年具體看好哪些資產?李超表示,長期來看,四大“賽道”的確定性更強,即TMT、醫藥、高端制造和消費。當然,從目前來看,這四大“賽道”普遍面臨估值偏高的問題。港股市場,主要關注在A股市場買不到的優質標的。債券市場,則相對看好利率債。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2021年的投資策略,無論是股市還是債市,都應該保持收益和風險之間的均衡,尤其是對機構投資者來說。
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預計,2021年,上證指數區間大概在3000點到3600點,期間或會有大幅波動,投資者需要抓住業績的確定性。港股市場,預計2021年表現要好于過去兩年,其中關注傳統周期行業的龍頭股,預計2021年這些龍頭股的盈利修復較為明確。
“抱團”現象能否持續
近期機構持股“抱團”現象愈演愈烈。“抱團”現象是否延續至2021年?首席經濟學家們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認為,機構“抱團”會增加市場的脆弱性。“如果市場在某一個方向上過度聚集,實際上也意味著它積累了較大的脆弱性。”
宋雪濤表示,能夠改變“抱團”這個市場交易結構的,就是環境。目前來看,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主要看海外的流動性情況。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表示,預計2021年股市會出現大幅波動,特別需要警惕債券長端利率上行對于機構“抱團”核心資產的影響。“當年美國‘漂亮50’的破滅,便是從長端利率走強開始的。”
陳李認為,隨著未來長端利率的上行,預計這些被機構“抱團”持有的高估值公司,在一段時間內將承受較大的估值調整壓力,之后才會有一個修復的過程。
20:26 | 云天化:第九屆監事會第三十八次會... |
20:26 | 新筑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 |
20:26 | 上港集團:第三屆董事會第五十五次... |
20:26 | 石頭科技: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6 | 利柏特: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 |
20:26 | 利柏特:第五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 |
20:26 | 云天化: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 |
20:26 | 凌霄泵業: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 |
20:26 | 江山歐派: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 |
20:26 | 海立股份: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0:26 | 安必平: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決... |
20:26 | 深科技:第十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