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A股和港股聯袂大漲,滬指和恒指皆累計漲近4%,北上資金和南下資金蜂擁A股和港股。
國慶節后,不少機構加倉A股和港股,其中港股更受機構青睞。而對于后市,尤其是中長期,機構大多持較樂觀態度。
10月A股大漲
截至10月16日,自結束國慶假期休假以來,A股經歷7個交易日,總體來看,前4個交易日連續沖高上漲,后3個交易日出現震蕩調整。
10月以來的7個交易日,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悉數大漲,指累計分別上漲3.68%、4.84%、5.82%。
具體來看最新的一個交易日,10月16日,A股震蕩,板塊分化。
當天受央行信貸數據的利好影響,金融股拉升,在申萬一級行業中,全天銀行指數以1.70%領漲,而非銀金融同樣漲幅居前,全天漲0.64%。
總體來看,在金融股上漲的蹺蹺板效應下,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下跌。當天A股走勢是滬強深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消息面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體外研究發現,白云山復方板藍根顆粒對新冠病毒有效。
當天,白云山(600332.SH)10%漲停,港股白云山(0874.HK)收漲13.28%。醫藥個股也普漲,申萬一級醫藥生物指數收漲0.64%。
截至10月16日收盤,滬指漲0.13%,報3336.36點;深成指跌0.68%;創指跌0.49%。
全天A股兩市成交額僅7086億元,成交量萎縮。
而北向資金也凈流出5.03億元。不過,10月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入223.86億元。
資金涌入港股
對于后勢,機構普遍比較樂觀。
一個值得關注的看法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尤其看好港股,認為港股是全球價值洼地。
截至10月16日,10月以來,香港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95%。
同期,南下資金凈流入253.57億元,甚至高于同期北向資金流入A股的223.86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公司負責人表示,節后做了加倉,現在公司產品線基本是滿倉狀態,相對來說,節后以港股加倉為主,A股也做了一些加倉。
“目前,海外資金已連續六周流入中資股。”海富通滬港深混合基金經理高崢說。
高崢分析認為,今年整個市場的波動性整體較大,港股今年的表現相對較弱,恒生指數今年以來下跌13%,恒生國企指數下跌12%,港股主要指數跌幅較大的原因在于金融、地產、保險等老經濟在恒生指數中的占比較高,疊加一些香港本地股,整體占比達70%-80%,因而對指數的拖累非常大。個股層面來看,港股和A股一樣兩極分化嚴重,港股的互聯網、醫藥生物等科技類公司表現搶眼,部分細分板塊的估值水平已達到歷史高位。當前位置來看,A股和港股的估值差已達到一個新的歷史高位,因此高崢認為相對于A股市場,港股當前的配置價值比較明顯。
“重點關注互聯網和制造業的龍頭公司。”高崢建議。
另一位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的滬港深基金經理表示,對于港股,從現在到美國總統大選前,市場方向不明。但美國總統大選過后到明年,則明確看好港股。
另有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節后加倉港股,主要投資于互聯網等新經濟。
機構看好科技、大消費、金融、周期
而對于A股,不少機構認為接下來可能是震蕩上行的行情。
最新數據顯示,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于歷史高位水平。2020年10月11日,公募的偏股型基金倉位67.83%。其中,股票型基金、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分別為87.76%和65.18%。
私募倉位也同樣在歷史高位,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2.59%,是近三年最高。
多位基金經理接受采訪時表示,10月以來已加倉,或近滿倉操作。
而機構看好的A股領域包括:科技、大消費、金融、周期。
從券商的推薦來看,科技方面,對光伏、新能源汽車的推薦最多;
大消費方面,主要看好可選消費,尤其是汽車行業;
金融方面,尤其推薦券商、保險。
周期股方面,建材、煤炭、化工等行來受到較多推薦。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21:51 | 泛亞微透:第四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