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雖然利好眾多,但A股在大盤股IPO上市抽血效應下資金面捉襟見肘,再加上海外疫情加劇,使得整體走勢猶豫再三徘徊不前。就目前的情況看,市場要走出泥潭必須要有比較大的利好,而且要有非常強的人氣板塊如科技股崛起。
玉名(私募基金經理):
市場頻頻異動背后有門道
昨日指數有幾波沖高:早盤,10:50和13:45,隨后回落。走勢挺有規律,都是利用金融板塊推動指數,尤其是銀行股發力,資金流入集中,招商、興業等,連續保持對指數貢獻;這種脈沖反彈的走勢,實際上是買盤不持續,間斷性出現所致。這個時候,考驗的是股民對于自身博弈行業的專注度,而不是頻繁跟隨指數和被其他板塊帶走。實際上,幾次金融板塊異動后,市場迎來的都是資金調倉,熱點的交替,這些是需要股民重視的。
說到閃崩股,10月以來,每天都有明顯的閃崩股,而今輪到了中能電氣,巴安水務等,前一個交易日幾乎沒有太多的征兆,往往都是中長陽的走勢,次日大幅低開,追漲的就很容易被悶殺。這實際上是資金在四季度回籠資金,兌現利潤的行為,利用沖高派發。玉名認為在這樣周期中,股民要做減法,市場從初期的快速補漲,到隨后獲利派發,資金調倉,這是值得股民注意的,不要貿然追漲,否則很容易中招。
股民先要建立對一個題材或行業持續性跟蹤,初期是建立功課,儲備好了,后期再有機會的時候,才有敏感度。有舍有得,什么是取舍?簡單來說,不同行業有自己的特征,以及對應關注的要點,根據自身能力選擇行業。還有從攻擊時的追漲模式,轉變為防御類型時,則更多是下跌到位后的機會。那么,股民能體會到,攻擊是漲上去拉出來空間,而防御是跌下來形成機會。不同周期選擇不同類型熱點也是典型的取舍。逆向思維,不是紛繁復雜熱點都做,而是明白自己的主體優勢是什么。說白了,什么熱點自己最有能力,最有研究底氣做好,反復做即可。很多股民想著總是別人做什么,或者總想著市場的新熱點,這種思維是錯誤的。作為股民,應該思考的是自己,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熟悉什么,這才是操作的關鍵。
鐘超(資深投資人):
連調4天就是主力在洗盤
從周五盤面看,指數全天依舊還是弱勢震蕩,早盤一度出現跳水,但隨著外資的回流,午后市場震蕩回升。
從板塊上看,跌幅居前的幾乎都是前面漲幅比較大的熱點,諸如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鏈、芯片半導體、消費電子等。這里出現調整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連續上漲的幅度也比較大,適當做休整也很有必要。對于這些熱點板塊,近期主力資金介入比較深,稍作調整之后,依舊還會卷土重來。
本周市場走勢還是比較糾結的,指數在周一大漲之后,連續四天都在高位震蕩,雖然指數沒有什么波動,但是個股表現很差。這樣的走勢的確很打擊市場的做多信心,尤其是在周一追進去的節前踏空資金,短期又要站崗了。
其實在周一大漲的時候,筆者已經提示過大家,不要盲目追高,因為周一的上漲是市場太過于一致的結果,步子邁得太大了,所以在周一提示大家減倉。雖然說連續兩天的跳空大漲已經奠定10月上漲的基礎,但是主力也不可能輕易讓散戶去坐他的轎子,一定會借機洗盤。
洗盤的目的就是讓你交出籌碼,這里面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周一大漲很多散戶都追進去了,大部分是節前踏空的資金,只要散戶進去太多,那么主力肯定不會拉,因為他知道,后面只要繼續拉,散戶肯定是會跑的,所以對后面的拉升是不利的。持股的都是潛在的空頭,因為在拉升過程當中隨時會跑,持幣的才是潛在的多頭,因為他隨時會買。主力在拉升途中需要的是跟自己一路的資金,要把不是一路的資金清洗掉,提前去除后市隱患。
而去除的最好方法就是洗盤,首先會用反復震蕩的模式,消耗你的持股耐性,你如果定力不夠,一定是會被洗出去的。如果橫盤震蕩都達不到效果的話,就會用盤中快速下跌的方式再洗。總之,不管怎么樣,都會跟你耗下去,直到你受不了,割肉離場。只要一割肉,股價馬上就上來了。大家好好想想,你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你一買就不漲了,你一賣馬上就拉起來了。其實,這些都是主力的套路。
總之,市場還是很強勢的,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即使調整了四天,但是都沒有跌去周一中陽的一半,就沖這一點,說明前面的上漲是有效的,現在的調整就是上漲途中的洗盤。如果你忍受不了,這正是主力想看到的。
很多時候,我們要客觀面對市場的漲跌,漲是因為什么漲,跌又是因為什么跌。邏輯很重要。很多時候還需要逆人性,當市場一致看好的時候,你要防止風險的來臨;當絕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恰恰是機會來臨的時候。這就是筆者常說的,“買在分歧,賣在一致”。
黃智華(資深投資人):
周期股或將出現反彈行情
本周大盤沖高后有所回落。本周初滬指拉漲接近今年7月中旬、8月中下旬階段高位區,深成指已到達今年7月以來三個階段高點連線處,周三、周四、周五略受壓整理,估計大盤在前階段高位區有待消化整理,近日銀行、保險股、煤炭等周期股有所反彈,未來金融股有效啟動是市場進一步上行的關鍵。
從走勢看,按筆者之前分析,近一年市場呈60日自然周期轉折波動現象,如滬指2020年以來的1月6日、3月5日、5月8日、7月9日、9月3日時段,均沖出高點而后展開調整,而2月上旬、4月上旬、5月底6月初、7月底分別形成階段低點,高點和低點均基本呈60日自然周期轉折效應。
大盤于9月30日形成階段支撐點,體現60日周期低點時窗效應,節后的結構性上漲估計未走完,滬指蓄勢整理后或仍還有挑戰前高位區,回補今年9月4日下跌缺口的機會,但持續突破的動量不足,而11月上旬進入60日周期高點時窗,可關注屆時會否受壓見反彈高點。
市場更多觀點認為,四季度市場將呈現震蕩結構性行情,貨幣寬松推動的估值行情將告一段落,后續市場的驅動力來自于盈利增長。多數績優基金經理都將視野放到科技、消費等領域,集體看好經濟轉型大方向。
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6.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2.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0.23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個和4.7個百分點。
當前全社會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權威人士指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顯著降低,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我國將成為今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
2020年中國二季度GDP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大盤于5月、6月筑底,7月回升,體現經濟晴雨表。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季度的明顯下行和二季度的V型反彈,預計三季度將延續強勁復蘇的態勢。中國經濟正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朝著復蘇增長的方向穩步前進。據媒體報道,國家統計局將于10月19日公布三季度經濟數據,估計下周市場或有一定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周期股可望迎來企穩轉折。
楊德龍(知名私募人士):
機會在“白龍馬”和新經濟
節后外資重新流回A股,并且是大幅流入,抄底的股票仍然是業績優良的白馬,即白馬加行業龍頭,這些白龍馬股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節前外資的流出實際上是短期的獲利了結,從長期來看外資還是會繼續流入這些好的股票。關于這些白馬股的估值高低,市場是有分歧的。從短期來看,因為這些白馬股受到資金的追捧已經漲了很多倍,給大家帶來了很好的回報。從2016年我提出“白龍馬”到現在,這些白馬股不斷創出新高,走出了牛市走勢。但從長期來看,這些“白龍馬”的品牌價值和它們的行業地位,依然會支撐著公司長期走入上升趨勢。因此從長期來看,這一次的調整剛好提供了抄底的時機。大家就記住一句話:每一次市場調整都是抄底白馬股的時機。
巴菲特說,股災是上帝送給價值投資者朋友的禮物,即這些好的股票,你在市場沒有發生股災時,不得不以較高的價格去買,一旦市場發生股災,或出現意外下跌,就會給你較好的價格去買入。很多人喜歡盯盤,這只會干擾你對公司的判斷,大家要減少盯盤的時間,要增加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巴菲特辦公室里面沒有電腦,他甚至不會用智能手機,長期以來都是用直板手機,今年庫克送給了巴菲特一部iPhone,教巴菲特怎么用智能手機,一上午的時間巴菲特也沒有掌握要領,雖然他是蘋果的第一大股東,蘋果給他貢獻了巨大的利潤,持有期間收益率接近翻倍。這說明做價值投資并不需要大家過度關注短期股價的波動,而是要從長期去選擇好的公司來配置。巴菲特說,所謂股價的報價只是告訴你可以多少的價格買入你心儀的公司,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意義。當然它也可以給你提供難得一見的機會,以特別低的價格買入這些好公司,就是股災時。我們一定要時刻記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即使你買入這些白馬股的價格較高,短期被套,但時間是價值投資者的朋友,以時間換空間,這些公司的股價還是會繼續創新高,從而給你帶來解套的機會。
現在三季報業績陸續公布,隨著經濟的回升,上市公司的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從9月份的PMI也可以看出,四季度經濟面會繼續強勁復蘇。IMF公布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要回落4.4%,出現衰退。只有中國經濟能實現1.9%的正增長,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這體現在上市公司業績上,業績超預期,因此對于三季報業績超預期的行業和個股,大家可以重點關注。現在屬于業績為王的行情,只有業績能夠持續增長,能夠超預期的行業和公司才會有持續的表現。績差股和題材股將不斷被邊緣化,特別是現在創業板和科創板板已經推行了注冊制,將來會有更多的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績差股和題材更加無人問津,未來的機會要么在傳統的白馬股,如一些消費金融行業里的龍頭股,要么在一些新經濟領域,包括科技股、獨角獸等。這是未來的大趨勢,投資者要積極轉變投資理念,深刻認識到當前市場生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