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
市場結構性行情分化日益突出,信達澳銀基金聯席投資總監馮明遠認為,中國科技產業繁榮前景確定,未來幾年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依然由新興科技主題引領。當前估值具備安全邊際、受益經濟修復的順周期板塊性價比較高,值得重點關注。
據悉,擬由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今日開始發行,新基金將瞄準科技與周期兩大高景氣領域,把握產業發展主線。
尋找“跑得又快又遠”的
好公司
從業以來,馮明遠一直專注在科技成長領域,形成了獨特的科技板塊投資方法論——立足長期,做好案頭工作的同時注重實地調研,深度分析產業變化,從空間和增速維度挑選“跑得又快又遠的公司”。
在馮明遠看來,產業升級與國產替代是科技板塊未來幾年的投資主邏輯,國產替代空間潛力巨大。
“要選出性價比高的企業長期投資,潛心做好案頭工作是本分。”談及投資框架,馮明遠表示會堅守價值投資理念,嚴格遵守傳統公司基本面分析框架。具體來看,公司基本情況、行業發展狀況、企業發展研判、基于生意特征的財務分析以及動態估值評估等五大核心因素是他關注的重點。
在眾多堅守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中,馮明遠特色鮮明。持倉數據顯示,他管理的基金投資組合行業配置集中,持倉卻相當分散。行業配置集中是因為,馮明遠一直聚焦科技行業投資,堅守能力圈,持倉行業集中在所擅長的科技領域以確保基金具備足夠的進攻性。
他的投資組合較為分散。以他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合計占比僅為23.5%,持股數卻多達200多只。最新季報顯示,該基金重倉股持股集中度進一步降為22.09%,遠低于同期普通股票型基金持股集中度均值。對此,馮明遠表示,科技行業百舸爭流,技術更新迭代快,個股分散有助于控制風險,獲取比較平穩的超額收益。
這樣的投資風格,也使得馮明遠成了業內最勤奮的基金經理之一。“科技行業不同于消費行業,中國多數科技公司的業務為B2B模式,技術的快速更新迭代,造成企業的高淘汰率,這些單純看分析研報是不夠的,做好科技股投資需要深入研究產業鏈,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馮明遠表示。
“投資方向上不追逐市場熱點”也是馮明遠投資風格的一個重要標簽。即使在大藍籌普漲的結構性牛市,他也沒有跟風配置大消費,保持著科技股的高倉位配置,最終取得不錯的業績。他認為,科技板塊投資應通過抓住產業內在發展客觀規律去提高投資的準確性,關鍵在于把握產業周期發展主線,例如,5G建設周期一般需要3至5年,期間不同階段都可能出現不同的投資機會。
把握優質資產配置機會
信達澳銀匠心臻選采用雙基金經理管理,股票倉位中,以馮明遠科技股投資為主線;擅長宏觀經濟周期分析的李淑彥負責順周期板塊投資,力求充分把握確定性投資機遇。
“作為國家級戰略,產業升級將持續深化。當前正處于新一輪科技周期的初期,未來幾年A股市場的主要投資機會依然是由新興科技主題引領,我們對中國科技產業的繁榮前景非常樂觀,制度優勢、產業政策、工程師紅利和資本市場改革四大要素將支撐科技行業高景氣度長期持續。”具體到投資方向,馮明遠看好手機、平板、PC、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板塊基本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及5G云計算等。
同時,在貨幣收緊、信用擴張的環境下,具有低估值、穩盈利特征的周期板塊性價比凸顯。李淑彥表示,當下資金脫虛入實趨勢不改,貨幣信用環境已經從疫情時的寬貨幣、寬信用向緊貨幣、寬信用過渡。
“當前大部分順周期板塊具有低PB-高ROE特征,部分順周期板塊的盈利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持續改善,而它們仍處于估值低位,這意味著,隨著經濟持續復蘇,利率維持高位,順周期仍然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事實上,機構對周期板塊的配置意愿有向上趨勢。”李淑彥認為,適度配置順周期公司,攻可增強組合收益,守可降低組合波動率。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