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A股值得期待,結構性機會顯著”“疫情導致行業分化,投資者更應關注龍頭個股機會”“‘消費牛’行情還將持續”“醫藥股仍具長期投資價值”“5G、新能源汽車、周期、消費等機會值得關注”……
6月21日晚8:00,在中證報舉辦的“新華社快看周末直播間”中,圍繞“多空分歧加劇,如何把握A股機會”這一話題,權益投資金牛基金公司民生加銀基金副總經理于善輝與金牛最佳分析師、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展開精彩對話,金句不斷。
下半年不悲觀 A股值得期待
上周,A股大盤穩健上升,再度逼近3000點關口,創業板指更是創出4年新高。
對于A股行情,于善輝表示,當前經濟正處在受疫情影響的恢復期,指數難以出現大的上漲,但趨勢向上,在當下應該淡化指數。
于善輝進一步指出,下半年大盤并不悲觀,接下來經濟形勢會逐級轉好,通脹水平不高,流動性較好,政策積極,結構性行情更值得關注,投資者可關注上市公司的二季報,分析持倉公司的基本面變化。
陳靂認為,從當前外部情況看,海外疫情反復、貨幣流動性寬松、形勢復雜多變,仍處于多空交織的狀態。但是從中國市場角度看,投資者可以多一些信心,下半年A股市場值得期待。
陳靂列出三大理由:首先,中國企業的自身抗風險能力在不斷地受到檢驗和提升;其次,中國的各項措施、尤其是政策措施近期也在密集出臺;最后,海外資金目前大規模流入中國市場。
結構性機會豐富
在A股結構性行情凸顯的背景下,兩位嘉賓詳細分析了各個板塊的投資機會。
對于今年以來漲幅較大的醫藥板塊,于善輝表示,當前醫藥板塊估值高不高取決于持股時間。以3至5年為持股周期來看,醫藥是消費品里最具剛性需求的板塊,基本面向好,從中長期來看比較穩健。陳靂認為,醫藥板塊中具備高科技研發屬性的醫藥股兼具成長性和高科研地位,會受到市場的持續關注。
對于5G、新能源汽車等科技股,陳靂表示,5G概念從開始到真正落地到現在反復地被資本市場追捧,原因在于5G技術是代表未來的技術,可以作為一個長期的熱點去進行關注。于善輝則指出,新能源代表未來產業升級的方向;疫情之后,經濟恢復和回升需要產業做抓手,全球都把新能源相關板塊作為重點方向,因此,整個行業景氣度是向上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鋼鐵股整體爆發,表現較好,陳靂表示,一方面,此前很多鋼鐵股雖然盈利不錯,但是一直處于市場低配狀態;另一方面,鋼鐵板塊引入了一個新概念“IDC”,包括鋼鐵企業自身也要做智能制造產業升級,且具備這樣的基礎。兩方面疊加后,傳統的周期股插上了科技翅膀,成為市場熱點。
拓展到周期股,陳靂表示,周期股跟需求是高度關聯,之前疫情對開工影響較大,但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各地包括各新經濟區規劃的出臺,市場對老基建需求復蘇抱有較多希望。周期品大部分以原材料的形式存在,因此存在預期差。同時很多企業現在也是在做兼并重組,在這個過程里面,一些龍頭股將來也會脫穎而出,不管市占率還是股息率,還是自身經營的穩定性,都會逐步體現出來,因此周期股可重點關注一下。于善輝則提示,投資周期股需要關注周期品本身的需求是否恢復以及周期品的價格走勢。
對于今年的“消費牛”行情,于善輝表示,消費最關注的就是需求,疫情期間可選消費受影響更大。整體來看可選消費板塊估值并不高,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可從可選消費板塊中挖掘投資機會。
陳靂認為,從中長期走勢看,消費從結構上來講會發生一些變化,從剛性消費到未來的可選消費以及品質消費這樣的轉型都有可能。疫情總會過去,正常情況下,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消費,消費是正確的投資方向。
增加“固收+”和權益類資產配置
對于資產配置,于善輝表示,未來余額寶和銀行理財利率走低將是一個大趨勢,建議投資者提升風險偏好水平以獲得更好回報。“固收+”產品做了收益增強的考量,風險也不太高,對投資者來說,“固收+”產品相對來說更為合適。
陳靂表示,從基金的配置上來講的話,不妨加大一些權益類基金的配置。“我們看到今年以來一些做得好的權益類基金,收益率上都有超過20%、30%甚至更高的,這種回報率是顯著大于余額寶類型。”
陳靂還指出,此外,黃金的投資機會也值得關注,包括黃金相關的基金、實物等產品,中長期可以重點關注。
投資需講方法
在為粉絲透露下半年投資機會的同時,于善輝和陳靂還貢獻出了獨家投資秘籍。
于善輝表示,不論任何行業,在疫情下都產生了分化,這時候更應該專注個股,關注哪些公司在疫情中發展更好。具體而言,于善輝指出,可以從四個維度分析:賽道較好、市場占有率高、壁壘足夠高以及在疫情下仍能做大自己份額的公司。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新冠疫情對企業供給側出清的影響,不少行業競爭結構改善,龍頭企業出現強者恒強的局面,可以重點關注。
4月以來,A股持續反彈,市場熱門股此起彼伏。于善輝提示,是否要投資熱門股,核心在于投資者對持有的股票是否熟悉。投資賺的是兩部分的錢,一部分是企業基本面的錢,一部分是市場熱點對估值的提升,但共同的前提是,持有的股票是存在投資價值的。
陳靂也指出,熱門跟價值不一定劃等號。如果某一板塊具備真正的價值,又屬于市場熱門的話,是可以長期持有的。如果說雖然熱度足夠,但僅僅是市場的過度炒作,那么對這類企業需要警惕風險。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