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回調風險上升
在全球經濟活動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美股連續上漲。業內人士說,流動性利好和預期經濟最差時刻已過成為美股連續上漲的重要原因,但美股回調風險已需引起重視。
摩根資管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TaiHui表示,當前標普500指數回到年初水平,納指再創新高,意味著各國央行穩定市場的努力開始奏效,但實際上全球經濟活動遠未達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此輪上漲緣于投資者認為經濟衰退最糟糕的時期已過,在此情況下,股票投資者傾向于關注長期收益前景,而非關注未來12個月的經濟形勢。
TaiHui指出,風險資產的勢頭強勁或持續數周,若投資者繼續消化快速復蘇的影響,股市回調的風險將上升,尤其是容易受到疫情以及外圍摩擦升級影響的行業。未來的潛在風險體現在:一方面,第二波疫情威脅尚未消除,尤其在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國新感染率上升的情況下;另一方面,金融市場對外圍摩擦再度升級持謹慎態度,而失業率上升和破產的第二輪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經濟復蘇。
少數派投資認為,此輪美股反彈主要是居民、外資和杠桿共同作用的結果,反彈核心在于美聯儲應對疫情向全球市場投放了史無前例的貨幣流動性,包括重啟零利率和啟動不限量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而且,如今各個經濟體的降息空間非常小,降息周期也縮短,全球貨幣寬松推動了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股市反彈。
專注資產配置解決方案的吸引子科技也表示,即使考慮到2021年的經濟恢復,美股估值也不便宜,美股的連續上漲只有利率下行才能解釋。
A股仍具吸引力
3月份美股大幅回調時A股跌幅更小,但在4月以來的本輪反彈中,A股指數漲幅卻不及美股。機構人士認為,本輪反彈A股和美股的差異主要與資金面有關,A股在全球股市中仍具有吸引力。
少數派投資指出,國內流動性釋放較為克制,同時貨幣寬松支持實體經濟,因此無需從兩個月的視角判斷兩地股市的差異。
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認為,A股在全球股市中仍具有吸引力。中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勢頭不減,基建投資和消費升級將有望引領經濟反彈。整體看,由于受疫情和海外不確定因素影響,A股整體業績或會有下調空間,但科技創新仍是重要增長點,而且強者恒強的格局也愈加突顯,流動性寬松將支持股指震蕩上行。短期內建議規避出口型企業,長期挖掘有機會成為全球性企業的標的。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指出,從過往數據看,目前上證綜指與標普500指數的相對表現已經達到一個拐點,預示著未來上證指數的相對回報更好。隨著基本面邊際改善、市場長期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和貨幣寬松的持續,長期看中國將相對跑贏美國市場。港股方面,在3月份的下跌中,恒指也觸及當前周期的低點,這個低點不太可能被突破。他認為,未來A股和港股有可能受到美國成長股泡沫破滅的影響,但即便有影響,價值投資者也不會拒絕更好的價格。
價值與成長同受關注
與納指引領美股反彈類似,A股今年以來創業板表現最為強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來創業板指上漲22.46%,同期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3.49%、1.39%。基金經理認為,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股依舊是重要的布局方向,但傳統行業中的一些價值股也值得關注。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科技仍是未來投資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在目前市場分化特征顯著的情況下,從平衡組合風險收益特征來看,也需投資一些安全邊際較高的傳統產業。由于這些公司本身管理較優秀,雖然處于傳統行業,但長期需求預期相對穩定。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競爭緩和的狀況下,企業經營波動變小,疊加非常低的估值水平,未來收益可期。
吸引子科技表示,成長風格表現遠超價值風格是最近半年全球股市的普遍現象,現在已經極化,目前美股的風格正在發生變化,能否持續要看利率能否回升。預計A股價值風格里嚴重低估的行業將出現修復,比如非銀。
另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未來對市場影響最大的還是外部因素,但長期看會加速推動國產化進程。所以,在科技領域長期看好企業信息化和云化,一是未來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將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不同地點員工的溝通將更有效率;二是企業的運轉不會因為一個地區的突發事件停擺,企業的運營費用也將大大降低。
本周二晚間,美股表現分化:納指上漲0.29%,盤中突破10000點,創歷史新高,但標普500與道指分別下跌0.78%和1.09%。實際上,近一段時間,美股在強勁反彈中持續分化,納指從3月底的6631.42低點上漲至9953.75點,漲幅超50%,遠超標普500與道指。
雖然美股持續反彈,但機構認為美股回調風險正在上升。在本輪反彈中,雖然A股不及美股,但A股在全球股市中仍具吸引力。在近期全球股市成長股持續跑贏價值股的風格背景下,傳統行業中的一些價值股也開始受到機構關注。
□本報記者李惠敏林榮華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