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首周,A股主要指數創出3月底反彈以來新高,北向資金單周凈流入達240億元,交投情緒持續回升。公募觀點認為,疫情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在邊際弱化,A股接下來有望繼續震蕩回升。在結構性行情中,受益于經濟轉型的消費和科技板塊,依然值得重點挖掘,但要避免對熱點概念板塊的盲目炒作。
北向資金加速流入
Wind數據顯示,上周北向資金凈流入240.51億元,較前一周的凈流入152.45億元大幅攀升。“6月首周市場走勢較佳,人氣開始回升,外資加速流入,這為6月整月走勢奠定了良好基調。”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從4月初到現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外資流入A股已超過800億元,即在年初全球市場大跌中流出的資金已悉數流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體現出外資對A股優質股票依然非常看好。從流入板塊來看,除了消費白馬股之外,外資還買入了一些科技龍頭股。
東方阿爾法基金公募投資部副總監唐雷指出,疫情對全球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邊際弱化。“疫情在今年三月份之前,屬于市場的核心影響因素。三月份以后,雖然全球疫情新增人數仍在高位區域反復,但主要經濟體都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且出現持續下行的趨勢。這意味著,雖然疫情新增人數仍在增加但對經濟體的邊際影響已在遞減。從投資者心理看,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已開始逐步鈍化。”
“隨著國內外疫情沖擊趨緩和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地執行,預計經濟將持續緩慢復蘇。”前海聯合基金表示,從中長期角度來看,貨幣政策有望更加注重向實體經濟的傳導,企業融資成本有望實質性下降。同時,疊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傾斜,在新基建方向帶來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優質資產會有更多中期布局機會。
科技消費仍是市場主線
前海聯合基金指出,截至上周五收盤,滬深兩市動態PE估值在17.35倍,與歷史底部區域(12倍-15倍)頗為接近,在配置思路上可關注如下相關板塊:一是長期產業發展空間仍大的穩內需行業的核心資產龍頭,如消費、醫藥等領域;二是低估值高分紅、受益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強的基建產業龍頭,如建材、機械等產業龍頭;三是受益于新基建、科技創新新周期帶來的優質龍頭公司,尤其是5G應用、網絡安全、自主可控、半導體設備、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硬件創新等領域;四是5G換機周期相關板塊,“5G手機換機需求只會延遲但不會消失,三季度為傳統消費電子旺季”;五是低估值的消費電子領域,如季報業績相對平穩且趨勢仍向好的子板塊龍頭個股。
具體來看,楊德龍指出,A股仍然有望繼續震蕩回升,但結構性行情依然是市場的主要特征,受益于政策利好的科技板塊,以及受益于業績推動、品牌推動的消費白馬股,仍然是重點關注的方向。“科技板塊里面的5G、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板塊已經在上周開始表現,預計還會繼續表現。”
唐雷認為,市場一旦回到估值中樞上升趨勢時,科技板塊有望再次成為領漲板塊。并且,因為估值和風險偏好的強貝塔屬性,科技板塊的收益會比其他板塊更大。“目前,科技產業處于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的開始階段,在良好的基本面配合下,價格和估值有望持續抬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計算機安全可控、云計算等細分領域,均有望成為高彈性主線。”
消費板塊配置方面,長信基金權益投資部經理劉亮則表示,從“必須、可選、成長”三類的配置角度來看,必選消費相當于整個投資組合的核心和基石,這個領域有許多業績增長確定性高、估值區間穩定、回報率比較可觀的白馬股,在這次疫情中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可選消費波動性更強,但也是博取更高收益的手段,前期漲幅較小的可選消費股基本面慢慢轉好,存在性價比較高的入場時機;偏成長類看好食品飲料、醫藥企業和傳媒子行業。
但楊德龍指出,6月首周市場出現新的概念題材板塊,且漲勢不俗。但建議投資者切莫盲目參與概念炒作,還是要從基本面出發,聚焦公司長期投資價值。“長期要看其能不能落實到公司業績上來,能否真正做大做強,這是價值投資需要具備的素質。”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