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正面臨同一份“考卷”——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和應對經濟沖擊。在貨幣和財政政策齊上陣背景下,海外股市拋售潮在本周得以喘息。券商人士認為,在各國政府積極應對之下,全球爆發全面經濟金融危機的概率不大,近期部分國家的經濟措施短期有助提振市場情緒,A股戰略配置機遇浮現,值得關注。
機構增持動作不斷
26日,A股在結構性反彈行情中窄幅震蕩。區別于3月11日至23日期間的下跌特點,近期市場主要呈現低量反彈、內需板塊引領特征。在境外市場企穩背景下,本周A股“思漲”情緒不言而喻。從資金面來看,本周保險及公募基金等機構增持股票動作不斷。
美股市場在“2萬億美元刺激法案”出臺背景下已經連續兩日反彈。26日,北京時間21時30分美股開盤后出現深“V”形戲劇式反彈,三大指數盤初繼續拉升。截至21時38分記者發稿,標普500指數漲2.18%,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18%;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90%。
當日早些時候,美股期指盤中震蕩走低,標普500指數期貨盤中跌幅一度超2%,但19時20分之后大幅拉升。
金融系統仍舊穩定
26日,美國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在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受此消息提振,美股連續2日上漲。但多位分析人士指出,這并不意味經濟企穩和美股能夠完成“V”形反轉,全球經濟仍面臨衰退風險。
“美國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超過70%,是長期支撐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疫情持續擴散必然會導致美國國內消費增速下滑,影響經濟增長動能預期,所以對美股而言,資本市場之外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美股只能說度過了最為恐慌階段,但尾部風險依然嚴峻。”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表示,寬松政策雖然消除了對美股流動性風險憂慮,但更為擔憂的是疫情失控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全球經濟近期受疫情影響較大。德國經濟先行指標3月IFO商業景氣指數創下了10多年來新低。IHSMarkit數據顯示,3月全球采購經理指數(PMI)中,英國、澳大利亞指數創歷史新低,日本、德國、法國指數均大幅下降。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表示,目前來看,全球金融系統整體比較平穩,雖然海外市場大漲大跌出現多次熔斷,但金融機構以及貨幣市場流動性比較穩健,金融系統仍舊穩定。
樹立長期投資信念
展望后市,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市場企穩之后,A股有望率先反彈,投資者需樹立長期投資信念,優選投資標的,同時勿忘保持謹慎。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之前美股暴跌造成全球市場共振,未來美股階段性企穩有利于穩定全球資本市場。由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以及A股相對合理的估值,預計全球市場趨穩之后,A股會率先反彈走出低谷。
“總體來看,投資者首先需要拿住核心優質資產,不要被短期市場的波動而影響中長期投資判斷;其次,這波下跌過程中很多優質標的在無差別下跌行情中被‘錯殺’,從估值角度來看投資價值顯著上升,因此,投資者可以有選擇的適度增配。”他表示,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全球經濟已經陷入技術性衰退,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更多配置偏防御性的大消費、公共事業及兼具成長性和確定性的科技龍頭。
“目前談A股拐點還為時尚早,只能說是進入了一個相對低位的階段。在此階段,投資者不應過分看空,更應該進行戰略配置,看好新基建。”嚴凱文表示。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