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兩市沖高回落,上證指數3000點得而復失,資金面分歧顯現,市場風格也出現微妙變化。分析人士表示,科技成長仍是階段性投資主線,部分藍籌股已經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但出現系統性風格切換仍為時尚早。當前促進A股上漲的因素依然是積極的,A股的行情并沒有結束。
藍籌股補漲
從昨日盤面上來看,申萬一級28個行業有18個行業上漲,其中,建筑材料、計算機、食品飲料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52%、2.20%、1.76%;在下跌的10個行業中,電子、房地產、綜合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2.08%、1.09%、0.80%。
市場主線并不明顯,一方面是包括建筑裝飾、建筑材料、銀行行業在內的低估值行業板塊連日上漲,另一方面是以電子行業為代表的科技板塊連日調整。市場風格有所改變,低估值的藍籌股出現補漲勢頭。
華鑫證券表示,在連續強勢上漲之后,A股出現調整在情理之中。市場短線調整主要是獲利盤集中釋放的結果,由于科技股春節以來漲幅巨大,所以獲利回吐需求明顯,而藍籌股的補漲更能說明場內資金堅定看好后市的態度。
融資與北向資金現分歧
從資金層面上來看,融資余額和北向資金這兩個最易監測的資金流向出現明顯分歧。
一方面,融資客持續加倉。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兩市融資余額為11109.37億元。融資客在2月17日-2月26日的8個交易日中均表現為加倉,即使在2月25日市場劇烈波動之時,融資客加倉金額也達到了114.06億元,而在2月26日市場出現明顯調整,尤其創業板指跌幅超過4%時,融資客仍加倉了31.64億元。整體上看,2月17日-2月26日的8個交易日融資客累計加倉了719.87億元。從行業板塊方面的加倉情況來看,2月17日-2月26日這8個交易日中,融資客僅對休閑服務行業減倉12.88億元,對其他行業均表現為加倉,其中電子、計算機、非銀金融行業為融資客加倉金額居前的行業,加倉金額分別為106.76億元、105.17億元、71.95億元。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在2月21日-2月27日連續5個交易日減倉,凈流出金額分別為11.20億元、87.05億元、48.31億元、67.27億元、39.41億元,累計凈流出253.24億元。在融資客持續加倉之時,北向資金持續減倉。
風格切換為時尚早
在近兩個交易日的市場中,科技行情有一定降溫,低估值的藍籌股出現補漲,這是否意味著市場風格切換要來了?
國盛證券表示,科技成長的大邏輯未被破壞,仍是階段性主線。雖然部分藍籌股已經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但出現系統性風格切換仍為時尚早。
光大證券表示,風格再切換需看“政策松”到何時。近期,中小創行情正在走向過熱,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全球科技產業景氣周期復蘇同步共振暫時未被證偽;第二,新冠疫情的蔓延有利于無接觸經濟代表的科技股;第三,從政策經濟周期的角度看,當前逐漸過熱的中小創行情依然是“政策松”的邏輯在發揮根本性的推動作用。未來需要觀察疫情何時出現明顯的拐點信號,以及關注通脹、房價和市場本身杠桿資金交易的動向,這些因素均有可能導致市場風格短期變化。考慮到后期市場可能面臨波動,建議適當關注高股息板塊。
從買方層面來看,美港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李沖表示,雖然科技股存在政策性的利好和絕佳的歷史發展機遇,但過高的預期導致市場給予了歷史少有的高估值,同時疊加疫情導致競爭格局的短期變化,使得大量充沛的流動性往科技股扎堆,形成較大的泡沫,所以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已經不可持續,必然會迎來階段性的調整;而關于藍籌股,在經濟環境不佳、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已經具備強大競爭優勢的各行業龍頭將迎來絕佳的發展機遇,目前這部分公司的估值仍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所以隨著年報、一季報的公布,它們的股價將迎來較好的回升。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近期海外市場波動巨大,同時累積獲利籌碼較多,以5G、半導體領頭的科技板塊這兩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由于金融、地產板塊發揮了定海神針作用,指數的整體波動不大。在經過充分調整消化活力籌碼后,科技板塊仍然值得期待。另外,有色、水泥等周期板塊近期有輪動的現象,市場熱情并未消退。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