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MSCI官網發布的公告顯示,MSCI將于歐洲中部時間5月14日公布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該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市場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調整對中國市場至關重要,甚至可能是近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隨著新的成份股名單即將敲定,A股市場相關標的將進一步迎來增量資金配置,相關成份股股價有望獲得資金、情緒的雙支撐。
調整結果即將出爐
從2017年6月宣布A股納入MSCI后,A股的納入進程就在不斷推進,主要涉及指數發布與變更、指數調整實施方案等。從此前的進展來看,今年3月10日,MSCI宣布將從5月的指數半年度審議時起,將A股、B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50指數、MSCI中國50指數和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3月14日,MSCI發布了12個新中國指數,其中包括3只全部A股指數、3只大盤股指數、4只中盤股指數、2只中小盤股指數。
對于5月14日的這次調整,業內人士認為,對中國市場至關重要,甚至可能是近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
據悉,此次調整涉及MSCI中國A股指數(MSCIChinaAOnshoreIndexes)和MSCI中國股票指數(MSCIChinaAllSharesIndexes)。
中金公司表示,此次調整主要將帶來以下兩點關鍵變化:首先,在此次半年度審議中,MSCI將會根據其全球統一的指數方法論、并結合對于A股的特別要求(大盤股、過去12個月期間停牌不超過50天以及屬于滬深港通標的范圍內等條件)來確定6月份正式被納入標的。由于半年度審議涉及因素較多、且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環境變化較大,因此最終被納入的標的可能與此前公布的成份股存在一定差異,而這又會對追蹤這一樣本的主動和被動性資金的配置行為和資金流向產生明顯影響,特別是那些新被納入和被移出的個股影響可能更大。
其次,除正式納入A股外,此次調整也會顯著改變當前MSCI中國指數(主要涵蓋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資股公司)的面貌,原因在于A股公司被統一納入指數樣本篩選空間后,會明顯拉低整體的入選門檻,進而使得此前無法滿足條件的海外中資股公司得以納入。考慮到現有的MSCI中國指數是海外新興市場和中國投資者追蹤的一個重要基準指數,涉及資產管理規模體量巨大,因此其潛在影響也不容小覷。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在指數調整結果宣布到正式實施這段時間內,新納入和移出標的,以及流入流出資金所需交易時間較長,標的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值得密切注意。后市A股納入標的也有望成為短期內投資者持續關注的熱點。
短期不乏交易機會
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來看,“入摩”進程提速將吸引國際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為A股長期提供新的上漲動能。此外,境外長期資金的進入,也將培養A股市場形成更成熟的投資理念和更成熟的投資者群體。短期來看,A股市場相關標的將進一步迎來增量資金配置,相關成份股股價有望獲得資金、情緒的雙支撐。
中金公司根據MSCI指數的調整方法,以及對A股納入的特殊處理、并基于4月30日價格數據測算,大約有229只A股此次或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總量上與當前231只樣本相差不大,但雙向進出影響的個股可能多達近100只。潛在被新納入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年初以來表現較好的板塊如醫療保健、消費品等領域,股價上漲使其從原來的中盤股晉升為大盤股所致。而潛在被移出的標的則主要集中在表現較差的周期品、券商等板塊。整體來看,預計納入樣本中權重排名靠前個股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海康威視以及浦發銀行等;較當前權重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片仔癀、通化東寶、科倫藥業;攤薄最多的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和中國太保。結合此次2.5%的部分納入可能帶來的106億美元的資金規模以及個股日均成交情況,消化資金流入所需時間最長的標的包括海天味業、中國電建、長江電力、陸家嘴等。
針對此次調整,從交易角度來看,中金公司指出,5月15日凌晨公布調整結果后,所有調整結果將在5月31日收盤后實施,6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指數調整的歷史經驗來看,被動型資金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對于指數的追蹤誤差,通常會選在最后一天也就是5月31日進行調倉操作;但相比之下,主動型資金則并不存在這一約束,可以擇機選擇配置時點。一定程度上,過去一段時間滬深港通渠道北上資金持續強勁流入可能也與A股納入MSCI時點臨近有關。
不過,由于此次指數調整所涉及的幅度和范圍較大、A股尚未正式被納入前又缺乏準確的底層數據,以及靜態測算所基于的股價數據選擇的差異(MSCI會選擇4月最后10個交易日的某一天作為審議截止時間)等因素都會明顯加大此次預測的難度,也會使得公布前預測的準確性相比此前大打折扣。
價值股潛在機會可期
不少機構認為,以滬深港通限額擴大以及正式納入MSCI作為突破,A股市場開大門走大路進程加速也將進一步令A股融入國際市場,同時引入更多境外成熟投資者參與良性競爭。
那么A股納入MSCI的影響究竟幾何?
國泰君安指出,首先是對流動性的影響;從總量上看,“入摩”短期將引入逾700億元的外資,長期逾總量將達1.7萬億元。結構上看,擬納入成分流通市值占比最高的金融分流最多,且短期引入資金較行業流通市值比最高。其次是對超額漲幅影響;從經驗來看,“入摩”存在“事件驅動”的效應,初次納入與納入比例大幅提升時效應更強,外資流入預期驅動A股短期主題投資,但長期影響接近中性。根據國際經驗,初次納入當周股指顯著跑贏MSCI新興市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逐漸減弱。最后則是對估值影響;目前,A股PE17.8高于新興市場,隨著外資加配A股,國際聯動增強,A股投資氛圍將更加成熟理性,A股或面臨估值溢價收斂。參考韓國納入MSCI,隨著外資在韓國股市定價權增強,促進其投資氛圍更加成熟理性,市盈率和換手率大幅回落。另外,韓國納入MSCI后國際聯動大幅增強,與標普500周漲跌幅相關系數中樞由0.1上升為0.48。目前A股與標普500周漲跌幅相關系數為0.26,低于韓國的0.47,未來隨著A股逐步納入MSCI,大概率將增強A股國際聯動,估值受國際影響邊際增強。
回顧2月中旬以來的市場表現,以上證50指數為代表的價值藍籌股整體表現糾結,而以創業板50指數為首的小盤成長股則相對堅韌。考慮到A股藍籌估值前期調整幅度較大,以國際比較的角度看估值也并不貴。這些催化因素都將使得價值藍籌重新回到一個可以逐步配置的時點。
但市場人士亦強調,外資在短期對A股投資風格更多起一種引導作用,實質性影響可能有限。而從更長期來看,外資則必將會成為A股市場的一股重要參與力量。海外資金價值型的投資風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從而催化價值投資風格的崛起。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