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陽線改變情緒,兩根陽線改變預期,三根陽線改變信仰。4月24日,A股市場迎來長期回調后的第一根久違的陽線。
諺語云:“谷雨至,寒潮去。”剛剛度過谷雨時節的A股市場,會否一如諺語所云,在這根改變情緒的陽線帶動下,持續升溫,走出一片“紅色海洋”?分析人士認為,在三次加速探底、大盤估值顯著下修背景下,政策層面的利好紛至沓來,激活了市場的熱點輪動;同時海外資金加速逆市布局。種種跡象表明,A股正為逐步走出寒潮、迎接估值修復行情積蓄力量。
利空出盡估值探底回升
4月24日,A股市場迎來久違的大漲,而且是藍籌與成長板塊的普漲。其中,滬綜指單日漲幅達1.99%,創2月23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深證成指單日漲幅亦高達2.19%,創2月13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創業板指單日漲幅高達3.07%。
國都證券分析師肖世俊表示,A股在三次加速探底、大盤估值顯著下修至近兩年新低后,對全球經濟復蘇動能近期減緩、中國經濟穩中趨緩、全球通脹溫和回升下美元加息提速等內外風險因素,已得到較為充分釋放或消化。
2月以來,A股在海外因素影響下,市場風險偏好迅速下降。滬綜指月線三連陰,呈現下樓梯式“三探底”形態,而創業板亦在大幅反彈之后陷入“折返跑”困局之中。
數據顯示,2月以來滬綜指累計下跌10.11%,最低于4月17日下探至3064.03點,創2017年5月下旬以來新低。從估值上看,當前滬綜指市盈率為14.37倍,4月23日曾低至14.11倍,創2016年6月下旬以來新低。
“A股底部反復震蕩壓力仍在,但在經濟平穩、微觀企業的整體盈利保持穩定、利潤增速預計仍在雙位數以上的較快增長支撐下,大盤指數回調至近一年低點后,預計指數繼續下行空間非常有限。”肖世俊說。
同時,4月以來海外風險資產普遍出現溫和修復式上漲行情,給A股觸底反彈營造了良好氛圍。4月初至今,美國三大股指、恒指反彈幅度為1.1%-1.5%。
政策利好接踵而至
除了利空釋放、估值低企帶來的支撐之外,貨幣政策層面給A股走出寒潮提供了底氣。
央行決定,從4月25日起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些金融機構將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受降準刺激,此前在資金寬松、經濟趨緩、通脹回落及避險需求等四大因素驅動下,去年底見頂回落的國債利率,近一個月加速顯著回落至近一年低點附近。”肖世俊指出。
在定向降準政策發布后,高層近期再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并提出要把加快結構調整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指出,高層再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意味著名義利率難以上升;持續擴大內需,意味著信用下滑不能對內需產生負面影響以至于影響經濟增長。未來幾年主線依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方正證券策略郭艷紅團隊表示,從經濟、流動性、政策三維度框架來看,經濟悲觀預期修復,市場存在持續反彈可能性。定向降準和持續擴大內需,地產投資和銷售將受益,由于前期調整幅度較大,地產產業鏈存在修復機會。
海外資金逆市布局
隨著A股納入MSCI指數進入倒計時階段,海外資金正逆勢加速布局A股錯殺優質個股。MSCI預計,“入摩”初始流入A股的資金約在170億美元-180億美元,若A股在未來完全納入,資金流入會達到3400億美元。
EPFR數據顯示,2月A股調整以來,海外機構增配A股92.6億美元,陸港通北向凈流入386億元。
據中信證券策略團隊介紹,海外資金一直是增量配置A股的重要力量,海外資金持有境內股票占流通盤的比例,在2017年已經從1.6%上升至2.7%。“預計2018年年末會上升3.5%。外資的持續流入會成為支撐A股,特別是藍籌修復中的重要力量。”
華鑫證券分析師嚴凱文表示,A股估值優勢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資入場。A股國際化之路是大勢所趨,雖然外資在短期內對A股投資風格更多起一種引導作用,但從更長期來看,則將會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投資者。海外資金價值型的投資風格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A股市場估值體系,使價值投資風格逐漸崛起。
就在海外資金依然偏好藍籌之際,國內基金則在一季度大舉加倉中小創板塊、減持主板。中信建投證券數據顯示,國內基金主板持股市值占比從2017年四季度的70.26%降至2018年一季度的62.38%,環比下降3.21%,同比減少7.88%;中小板持股市值占比從2017年四季度的20.71%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23.66%,環比增加2.63%,同比增加2.95%;創業板持股市值占比自2017年四季度的9.03%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13.95%,環比上升0.57%,同比上升4.92%。
“隨著藍籌白馬較為充分釋放回調壓力,4月步入財報密集公布窗口期,結合業績增長確定性、估值縱橫向安全邊際,可深挖業績估值匹配的新藍籌。中期來看,重點布局受益于補短板供給側改革的新經濟新動能、高質量發展主線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消費升級中的創新真成長股。”肖世俊說。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