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美股強勁反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漲567.02點,以24912.77點報收,漲幅達2.33%,這幾乎收復了周一大跌一半的失地。
幾乎所有投資者都以為,昨天全球市場都會迎來反彈,A股也不會例外。但意外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昨天滬指大幅高開,一度上漲超過50點。但隨后確實持續下挫。最終,滬指再度大跌61.39點,以3309.26點報收,跌幅達1.82%。短短兩周時間,滬指從3500點上方跌到3300點,現在是時候抄底了嗎?
就個股而言,其實昨天上午,跌停個股數量比前日大大減少,即便是到收盤的時候,滬深兩市跌停個股數量也只有30多只。那么,為什么昨天滬指會跌得如此慘烈?
歸根結底,是此前兩市最強勢的銀行股開始了補跌行情。另外,房地產、白酒、家電板塊,以及航空股等強勢股昨天都開始補跌。正是由于這些對指數影響較大的板塊大幅回落,也導致了昨日滬指沒有跟隨美股反彈,而是出現進一步下跌。相比之下,創業板倒是有點否極泰來的感覺。昨日上午,創業板一度大跌1.61%,創下1571點的新低,但隨后表現明顯強于大盤,最終逆勢大漲18.28點,以1616.40點報收,重新收復1600點整數關。
有一種說法是,當此前最強勢板塊開始補跌的時候,大盤可能就距離短期底部不遠了。確實,從1月29日的3587點,到昨天的3309點,短短8個交易日,滬指累計跌幅7.75%,如果再往下跌,就要考驗年線的支撐了,如果年線都不能守住,那么行情還真的就有點危險了。
另外,昨天做了個統計,1月29日以來,兩市已有60多只個股跌幅超過30%,跌幅超過10%的有2300多只個股。樂視網、益生股份跌幅超過50%,共有6只個股跌幅超過40%。
如果再往前統計,今年初以來,跌幅超過20%的個股超過900只,近200只個股跌幅超過30%,另外有29只個股跌幅超過40%。而跌幅超過50%的,已經有7只個股。
所以,不論從大盤的跌幅,還是個股的跌幅,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極端的狀態。但是我想說的是,銀行股的補跌,昨天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會不會延續,這個誰也不敢打包票。一旦銀行股繼續下跌,拖累整個大盤持續走弱的話,那么大的市場環境依然是不樂觀的。
現在很多朋友想問,既然短期跌幅已經很大了,是不是可以抄底了呢?
我個人認為,抄底是一個非??简炇炙嚨募夹g活,很多自認為是高手的投資者,就倒在抄底上。近期就有兩個典型的例子。一個是順威股份,1月16日開始連續7個跌停。到了1月25日,有人想去抄底了。當天順威股份在大幅低開的情況下,放量10億元成交,最終以漲停報收,當天成交均價大概在7.65元左右。但是,接下來就又是連續兩個跌停。昨天,該股雖然漲停,但股價只有5.89元,此前抄底的資金多半被“埋”了。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ST保千里,1月25日、26日那兩天,已經連續19個跌停。當時也有資金去抄底。1月25日成交4700萬元,1月26日成交9000多萬元。但是后面,根本沒給抄底資金任何機會,此后又是連續八個跌停,根本跑不出來。
而昨天,連續跌停的樂視網也放量了,全天成交近4億元,但最終還是沒有撬開跌停板,抄底資金能否全身而退,我覺得有點難。
當然,上面幾個例子是比較極端的,有些資金去抄底流動性好一些的個股,可能沒那么危險。但是從保守的角度看,抄底還是要量力而為,趨勢沒有明朗之前,還是謹慎些為好,馬上要過年了,不要再受傷。(每日經濟新聞)
高波動成全球股市關鍵詞A股蟄伏中顯現建倉良機
近期,由美股重創引發的波動令全球股市進入“寒冬模式”。2月5日,道指一度暴跌近1600點,創歷史最大單日下跌數值,收盤跌幅高達4.6%,盡管2月6日,道指強勁反彈,但是盤中的巨幅波動,仍令市場參與者驚嘆不已,道指全天最大震幅達到1167.49點。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各大主要股指的運行趨勢預示著,高波動或將成為2018年全球股市的一大關鍵詞。2月6日,日經225指數跌幅達到4.73%,震幅達到5.28%;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為2.64%,震幅達到3.48%;德國DAX30指數跌幅為2.32%,震幅為2.5%;法國CAC40指數跌幅為2.35%,震幅為2.36%,其他地區主要股市也出現不同程度的重挫。
這場由美股“發燒”造成的全球“感冒”,也令A股短期情緒面受到一定沖擊,滬指匆匆結束連續兩天的強勢反彈,從本周二開始進入深調階段,再次回落至3300點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外圍股市的風險開始顯露,但是A股市場中的正能量仍讓機構投資者信心十足,對A股后市表現充滿底氣,目前只是年初躁動行情結束,短期進入回調休整蟄伏期。而躁動行情的漲跌跟基本面關系不大,更多源于短期信息對情緒的擾動。
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流動性環境、公司基本面、市場資金面、估值等幾個重要因素并未動搖。因此,面對外圍市場調整時,建議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在市場動蕩不安、泥沙俱下之時更應從容應對,恪守投資原則,山西證券認為,應堅持從公司業績基本面出發,關注估值的安全邊際,規避業績不佳和質押率較高的標的,同時挖掘被市場非理性錯殺的個股,回調即是上車機會,在危機中抓住布局良機。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