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第三方機構的最新業績監測數據及私募業內消息顯示,2023年以來,景林、重陽、淡水泉等老牌百億級私募以及多家新銳百億級私募均迎來一輪顯著的業績回升。這是2022年國內百億級私募出現整體性業績低潮之后,全行業迎來的新一輪賺錢效應。從業績歸因來看,百億級私募的絕對倉位水平與行業布局成為兩大“勝負手”。
業績顯著反彈
朝陽永續最新發布的1月證券私募業績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該機構監測到的97家百億級證券私募,共計有95家機構當月實現正收益,單月平均收益率4.33%。1月業績排名居前的百億級私募均為股票策略私募。從絕對收益率水平來看,1月收益率超7%的百億級私募數量多達16家。其中,景林資產、淡水泉、永安國富、石鋒資產、希瓦資產等今年1月的收益率排名居前。
上海某“公奔私”背景的百億級私募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截至2月21日,該機構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已突破10%。“前期重配的港股互聯網龍頭以及A股的數字經濟、地方性白酒標的雖然在去年12月有一定回調,但公司仍堅持穩住核心持倉,并維持了絕對倉位水平,近期的產品凈值反彈幅度好于預期。”
另據渠道人士最新消息,春節假期以來,國內百億級股票私募老產品的股票倉位普遍保持在八成以上,不少頭部機構股票產品春節假期后的凈值漲幅普遍達到5%左右。截至目前,按不完全統計數據估算,國內百億級股票私募旗下產品2023年以來的收益率中位數,已上升到7%-8%。
倉位水平與行業布局成“勝負手”
近期業績反彈的百億級私募主要抓住了哪些投資機會?在投研、倉位及組合把控上,有哪些心得體會?
希瓦私募基金經理朱志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主要聚焦于股票倉位水平的把控和行業布局。朱志偉透露,一方面,基于性價比的判斷,其在去年11月初開始持續加倉港股,并持續到春節后;另一方面,前期在A股重點布局了與經濟修復相關度較高的板塊,雖然春節假期后的A股行情表現反復,但仍保持了較強的持倉信心,這也是近期管理產品業績出現反彈的關鍵因素。
永安國富相關負責人稱,今年以來該機構的投資布局,主要基于選擇長期回報率較好的行業,同時按照受益于疫后復蘇的投資邏輯來尋找標的。從投資方向而言,今年以來的收益貢獻主要來源于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商貿零售和傳媒等行業,且股票倉位自2022年底以來逐步上升。
趣時資產表示,該機構今年初在宏觀研判上較為確定地定調了“經濟基本面復蘇但復蘇道路可能并不平坦,市場投資信心將有所恢復”的思路。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積極關注了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在保持中高倉位水平的同時,重點抓住了消費、醫藥、TMT等行業,以及科技成長領域的機會。
保持進攻思路
本周A股市場在經過前期的震蕩整固后重啟升勢,上證指數等主要股指再度逼近前期反彈高點。在此背景下,百億級私募對于A股后市表現較為樂觀。
趣時資產稱,2023年作為宏觀經濟的復蘇之年,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將出現反彈。從估值的維度來看,市場反彈之后,整體估值還是處在偏低位置,系統性風險不大,如果市場出現回調,性價比會更為突出。
朱志偉表示,盡管主要股指從2022年10月底以來反彈的幅度已不小,但當前市場的投資環境屬于“經濟復蘇初期疊加指數處于估值低位”的組合,中期市場向上趨勢不會改變,仍可保持較高倉位、保持進攻思路。
夏凡稱,2022年以來,國內股票策略私募產品業績整體先抑后揚。盡管私募管理人頭部化特征愈發明顯,但尚未呈現出規模越大投資業績越優的規律。夏凡建議,投資者不妨從長期凈值、基金經理“人格認知”、業績歸因三方面對私募管理人進行綜合全面了解,將自身的投資需求與管理人的風格進行匹配。
夏凡同時表示,今年以來權益投資環境整體偏暖。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私募投資者對于長期業績穩健的頭部私募可予以重點關注;另一方面,優秀的“中腰部管理人”在多周期、多策略等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比較優勢。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