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靜
10月23日,可口可樂公司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8.54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16.1億美元;經營利潤為25.1億美元;凈利潤為28.5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77美元,增長5%,高于市場預期的0.75美元。
“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中,我們的業務持續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可口可樂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詹鯤杰(James Quincey)表示,“今年迄今為止的業績表現,以及我們系統在應對近期挑戰時能繼續專注于長期增長機遇的能力,都令我們深受鼓舞。”
聚焦核心品類 多場景激發消費活力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可口可樂在亞太地區的單箱銷量下降2%。這主要是因為旗艦品牌“可口可樂”的增長被瓶裝水、運動飲料、即飲咖啡和茶、果汁、乳飲料和植物基飲料的下降所抵消。
“三季度,在亞太地區,盡管中國和東南亞部分市場表現疲軟,但我們在這個地區的有機收入和可比營業收入仍實現增長。”詹鯤杰在財報電話會上指出。
詹鯤杰分析了中國市場的表現,指出其既受到外部大環境變化的影響,也與公司的戰略決策緊密相關。他提到,公司在中國市場更聚焦核心品類,例如含氣飲料,并取得了積極的市場反饋。
今年第三季度,可口可樂對中國市場加速賦能,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飲用場景等領域持續發力,并不斷探索市場增長的可能。
據了解,基于對年輕一代“搭子”文化趨勢的深入理解,可口可樂和奧利奧®兩大品牌結成“新搭子”,推出了獨家限定的跨界聯名產品——可口可樂新搭子奧利奧™限定版可樂型汽水和奧利奧可口可樂™汽水味夾心餅干。與此同時,7月至8月期間,可口可樂公司還借助巴黎奧運會,深入布局節慶、大型活動等場景,進一步深化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結。
此外,9月份,可口可樂中國還和長隆集團在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簽署了下一個五年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可口可樂中國將為長隆集團旗下各主題公園和酒店提供包括含氣飲料、果汁、茶、即飲咖啡、包裝水在內的全品類飲料解決方案??煽诳蓸分袊诖鬄硡^的裝瓶合作伙伴——廣東太古可口可樂和珠海可口可樂,將為此次合作保駕護航。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口可樂的這些做法顯示了其對中國市場的深度理解和長期投入,通過產品創新、品牌合作、大型活動營銷、渠道拓展、供應鏈投資和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的努力,來探索和把握市場的增長機會。這些策略有助于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同時也為公司的全球業務增長做出了貢獻。
投資供應鏈布局 驅動業務穩健增長
面對市場需求多樣化,為觸達更多消費人群,可口可樂持續加強供應鏈建設??煽诳蓸窋y手兩大裝瓶合作伙伴加碼本土投資建設,為業務長期增長提供動能。
10月18日,云南太古可口可樂新包裝玻璃瓶生產線正式投產,該生產線總投資約1774.1萬元,可生產玻璃瓶可樂、玻璃瓶雪碧和玻璃瓶芬達。
隨著新包裝玻璃瓶生產線的投產,云南太古可口可樂在云南可供應的產品已超過150余種SKU,涵蓋汽水、果汁、茶飲品、咖啡、飲用水等,將有效響應市場趨勢,并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太古可口可樂于今年5月份在廣州動工的廣東太古可口可樂大灣區智能綠色生產基地目前正在順利建設中。該項目總投資達12.5億元,占地近12.8萬平方米,規劃新建11條飲料生產線、立體倉庫及配套設施,建成后將較目前產能提升約66%。
與此同時,中糧可口可樂陜西公司的搬遷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該項目預計于2025年9月投產,規劃占地170畝,廠房建設面積約7.9萬平米,總投資10億元。新建廠房擬布局8條飲料生產線,1條糖漿生產線,最大設計產能約110萬噸。據了解,新廠將進一步升級數字化生產線和管理工具,致力于成為中糧可口可樂西北區域供應鏈的供應中心。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仍然是可口可樂較大的市場,可口可樂持續在中國加強供應鏈建設是對中國市場的表現充滿了信心。
詹鯤杰也重申了可口可樂對中國市場長期增長的信心,并表示將持續進行投資,以把握未來的增長機遇。基于第三季度亮眼的表現,可口可樂根據年初至今的業績表現提升全年業績指引,將可比貨幣中性每股收益(非公認會計準則)的增速更新至14%—15%,高于此前預計的13%—15%。
(編輯 張鈺鵬 孫倩)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