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靜
10月15日,由有哥供應鏈聯合劍門共同發起的餐飲新勢力大會·劍門年會·有哥供應鏈源頭爆品市集在北京召開。“廚房食品黑馬”十月稻田參加活動,品牌創始人王兵參與圓桌論壇,與1000多位連鎖餐飲行業翹楚共話發展。
一個食品企業如何在相對成熟的賽道中,以差異化的方式尋求市場空間,并實現持續增長?從十月稻田的發展軌跡與近期披露的業績來看,或許能為行業提供一個可參考的發展樣本。
積極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穩健,成為十月稻田業績增長的關鍵詞。其招股書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27億元、35.98億元和45.3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9.6%,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十月稻田依舊遞交了一份不錯的業績“答卷”。財報顯示,十月稻田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17.7%;實現經調整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30.6%。
在報告期內,十月稻田深耕預包裝優質大米、雜糧、豆類及干貨產品等現有品類,同時,拓寬多品類產品矩陣,拓寬銷售網絡,加強多品牌各有側重的商業模式,夯實供應鏈管理能力,一系列的組合拳動作為其利好業績提供穩定支撐。
單看大米產品,報告期內收入17.07億元,同比減少1.9%。十月稻田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受水稻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調整了大米銷售價格和產品組合,導致低毛利率米種銷量下降,收入下降。
然而,作為中國快速增長的廚房主食食品品牌,十月稻田已連續五年東北大米全國銷量領先,全渠道累計服務1.3億中國家庭用戶,大米作為核心業務蓄力依然平穩。
再看以玉米為核心的雜糧、豆類及其他產品,報告期內實現迅猛增長,營收7.26億元,同比增長151.9%。由于消費者對食品健康的需求增長迅猛,作為健康粗糧的玉米受到普遍認可,主食化趨勢水漲船高。十月稻田順大勢、抓趨勢快速布局玉米賽道,依托已有的深厚產業鏈沉淀及廣大用戶數量優勢,推出烹飪便捷、包裝精致、安全新鮮等具有新“食”代標簽的玉米產品,備受用戶青睞,一躍成為賽道“黑馬”。
在玉米業務上重點發力,使其成功收獲一條新的增長曲線。目前,十月稻田玉米品類已成為又一個億級單品,且還在繼續深耕中,以期形成健康消費藍海新增量。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鮮食玉米的高纖維、低熱量和易飽腹的特點,使其成為健康飲食的優選,尤其受到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費者歡迎。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不斷追求,預計玉米產品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供應鏈體系成壁壘基石
只有好產品才能贏得好市場。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優質產品,這是一個以保證產品品質為起點的完整閉環。
據了解,十月稻田堅守東北及內蒙古等優質農業產區,通過產地布局進行源頭發力,并在國內5個核心糧食產區投入數億元,建現代化工廠、上先進設備,同時,還建立庫配體系,深耕線上線下多渠道。
“內功”深厚固然重要,內外兼修則會讓企業的綜合實力變得更強大。近期記者注意到線上十月稻田TVC、海報、直播等傳播內容,以及線下機場大屏、梯媒等廣告,這種在營銷端不斷創新,賦能品牌力提升的動作,能充分激發外在的品牌效應。
在波動中求增量,是企業發展路上的自然規律,也是所有企業繞不開的一門“必修課”。短期的波動不能代表企業全部,從中洞見的持續“造血”能力,才是企業長遠價值所在。
“十月稻田的韌性和彈性已顯現,從大米基本盤穩定到玉米品類突破,再到內外兼修的體系化布局,使其整體業務結構更顯穩固、抗風險能力更強、將來持續增長的確定性因素更多。”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如果將眼光放遠,創造長線價值必然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制勝關鍵,在十月稻田身上已經窺見了這種能力,未來其將畫出一條怎樣的增長曲線,值得期待。
(編輯 上官夢露)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